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9:52
原文展示
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岂惟才广大,且复性澄泓。贱子欣承庇,微官得代耕。孤单常自畏,比数欲谁名。橐有书千卷,家无屋一楹。朝廷今再造,心迹渐双清。山转客容薄,天迷海色横。心期奉圯履,鎔冶在高情。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着南方的郡县,秋风吹拂着北方的城池。台符使百姓平等,拄杖行走于幽静之地感到喜悦。与客人情谊深厚,对待事物心态轻松。致力于君主的典礼,希望社会风气变得更好。相业的声名在瓯中,辞章的韵味如钵中物。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性格清澈深邃。我这卑微之人欣然接受庇护,微小的官职得以代耕。孤独时常自省,不知谁能与我相比。袋中有千卷书,家中无一间屋。朝廷如今重获新生,心迹逐渐变得清澈。山峦变换,客人的容颜变得淡薄,天空迷茫,海色横亘。心中期待侍奉贤者,情感在高尚的情操中熔炼。
注释
- 台符均庶等:台符,古代官吏的凭证,这里指官员的职责使百姓平等。
- 杖履喜幽行:拄杖行走于幽静之地感到喜悦。
- 持怀事物轻:对待事物心态轻松。
- 致君皆典礼:致力于君主的典礼。
- 跻俗向丕平:希望社会风气变得更好。
- 相业瓯名在:相业的声名在瓯中(瓯,古代容器)。
- 辞华钵韵成:辞章的韵味如钵中物。
- 性澄泓:性格清澈深邃。
- 贱子欣承庇:我这卑微之人欣然接受庇护。
- 微官得代耕:微小的官职得以代耕。
- 孤单常自畏:孤独时常自省。
- 比数欲谁名:不知谁能与我相比。
- 橐有书千卷:袋中有千卷书。
- 家无屋一楹:家中无一间屋。
- 朝廷今再造:朝廷如今重获新生。
- 心迹渐双清:心迹逐渐变得清澈。
- 山转客容薄:山峦变换,客人的容颜变得淡薄。
- 天迷海色横:天空迷茫,海色横亘。
- 心期奉圯履:心中期待侍奉贤者。
- 鎔冶在高情:情感在高尚的情操中熔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他的诗文多表现忠诚、忧国忧民之情,风格典雅,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曹勋用李参政游延福寺的韵脚所作,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诗中“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平等的向往和对幽静生活的喜爱。“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则展现了诗人对待人际关系和事物的态度,既重视情感交流,又保持心态的轻松。
诗中“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则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和文采。“岂惟才广大,且复性澄泓”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和性格。“贱子欣承庇,微官得代耕”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既感到卑微,又感到欣慰。
最后几句“山转客容薄,天迷海色横。心期奉圯履,鎔冶在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描绘秋日景色,落日照耀南方郡县,秋风吹拂北方城池,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表达对社会平等的向往和对幽静生活的喜爱。
- 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展现对待人际关系和事物的态度,重视情感交流,保持心态轻松。
- 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体现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
- 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赞美诗人的才华和文采。
- 岂惟才广大,且复性澄泓:强调诗人的才华和性格。
- 贱子欣承庇,微官得代耕:表达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感到卑微又欣慰。
- 孤单常自畏,比数欲谁名:表达孤独自省,不知谁能相比。
- 橐有书千卷,家无屋一楹:展现诗人的学识和贫困。
- 朝廷今再造,心迹渐双清:表达对朝廷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心迹的清澈。
- 山转客容薄,天迷海色横:描绘自然景物的变换,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心期奉圯履,鎔冶在高情:表达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等句,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如“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将诗人的才华和文采比作瓯中的名和钵中的韵,形象生动。
- 拟人:如“秋风领北城”,将秋风拟人化,赋予其引领城池的动态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诗中既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和良好风气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宁静和深远。
- 秋风:象征着变化和清新。
- 台符:象征着社会平等。
- 杖履:象征着幽静生活。
- 书千卷:象征着学识和才华。
- 无屋一楹:象征着贫困和简朴。
- 山转:象征着变化和无常。
- 天迷海色横:象征着迷茫和广阔。
意象解释:
- 落日和秋风共同营造出秋日的宁静和深远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 台符和杖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平等和幽静生活的向往。
- 书千卷和无屋一楹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贫困,形成鲜明对比。
- 山转和天迷海色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迷茫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
“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社会平等
- B. 繁华都市
- C. 战争胜利
- D. 个人荣誉
-
“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展现了诗人对待人际关系和事物的什么态度?
- A. 重视情感交流,保持心态轻松
- B. 忽视情感交流,保持心态严肃
- C. 重视物质利益,保持心态轻松
- D. 忽视物质利益,保持心态严肃
-
“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 A. 君主的忠诚
- B. 社会风气的改善
- C. 个人荣誉
- D. 战争胜利
-
“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赞美了诗人的什么?
- A. 政治成就
- B. 文学才华
- C. 军事才能
- D. 商业头脑
答案:
- C
- A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是描写秋日景色,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秋日的宁静景色,表达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秋兴八首》与曹勋《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两者都以秋日景色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时政的忧虑,而曹勋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与曹勋《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两者都描绘了秋日的宁静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曹勋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代表作,对宋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曹勋诗集》: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对其生平和创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