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4:46
原文展示:
晴日喧阗半瘿民,石滩争拾宝玑匀。夔州踏碛遨头宴,防渚穿珠市尾人。
白话文翻译:
晴朗的日子里,热闹非凡,半数是脖子肿大的人,他们在石滩上争相捡拾均匀的宝石。在夔州,人们踏着沙碛举行盛大的宴会,而在防渚,人们穿着珠宝,聚集在市场的尽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光祖,字德修,号鹤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夔州和防渚地区的民俗风情,通过对比两地不同的节日活动,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夔州和防渚时所作,通过观察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这首诗,旨在记录和反映宋代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夔州和防渚两地节日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诗中“晴日喧阗半瘿民”一句,既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面,又暗含了对当地人民健康状况的关切。“石滩争拾宝玑匀”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争相捡拾宝石的情景,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比夔州的盛大宴会和防渚的珠宝市集,进一步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绘夔州和防渚两地的节日活动,展现宋代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传达作者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半瘿民”指的是什么? A. 半数是脖子肿大的人 B. 半数是富人 C. 半数是穷人 D. 半数是老人
诗中“石滩争拾宝玑匀”描绘了什么情景? A. 人们在石滩上争相捡拾宝石 B. 人们在石滩上休息 C. 人们在石滩上玩耍 D. 人们在石滩上工作
诗中“夔州踏碛遨头宴”描绘了什么活动? A. 夔州地区的节日活动 B. 夔州地区的战争 C. 夔州地区的商业活动 D. 夔州地区的宗教活动
诗中“防渚穿珠市尾人”描绘了什么情景? A. 人们在市场的尽头聚集 B. 人们在市场的尽头购物 C. 人们在市场的尽头休息 D. 人们在市场的尽头工作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