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

《绝句》

时间: 2025-05-12 07:38:29

诗句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29

原文展示: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白话文翻译: 细雨绵绵,虽未成泥,却带着料峭的轻寒穿透了夹衣。 每个园林都有主人,我该去哪里寻找春天的归来呢?

注释:

  • 霏微:形容细雨的样子。
  •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 夹衣:双层的衣服,春秋季节穿着。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可能创作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和园林的归属感,表达了对春天归去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的细雨天,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同时意识到每个园林都有其主人,自己作为一个游子,不知该去何处寻找春天的归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象,通过“霏微细雨”和“料峭轻寒”传达了春天的寒意,而“处处园林皆有主”则反映了诗人作为一个游子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欲寻何地看春归?”表达了对春天归去的渴望和对归属的寻求。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霏微细雨不成泥”:描绘了春末细雨的景象,细雨虽未成泥,但已带来寒意。
  2. “料峭轻寒透夹衣”: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寒意,通过“透夹衣”表达了寒意的强烈。
  3. “处处园林皆有主”:反映了诗人作为一个游子的孤独感,每个园林都有其主人,自己却无处可归。
  4. “欲寻何地看春归?”:表达了对春天归去的渴望和对归属的寻求。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料峭轻寒透夹衣”将寒意拟人化,增强了表达效果。
  • 设问:最后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归去的渴望和对归属的寻求,反映了游子的孤独感和对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霏微细雨:描绘了春末细雨的景象,传达了寒意。
  • 料峭轻寒:强调了春天的寒意,通过“透夹衣”表达了寒意的强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霏微细雨”形容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2. “料峭轻寒透夹衣”中的“料峭”是什么意思? A. 温暖 B. 寒冷 C. 炎热
  3. 诗中“处处园林皆有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属感 B. 孤独感 C. 满足感 答案:B B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与王雱的《绝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宁静感悟,而王雱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感和对归属的寻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雱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王雱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度石栋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传穷薪 巳字旁的字 危结尾的成语 富贵不淫 到口 罪业深重 护航 包含秤的词语有哪些 翔鸾舞凤 彤精 寸字旁的字 诗礼发冢 包含势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馬字旁的字 逸政 自字旁的字 峯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