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04
虚谷志归十首
作者:方回 〔宋代〕
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
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
有笔修花谱,无钱辟草堂。
新添竹逾百,风径细寻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琐事的淡然。诗人感慨归家何时才会晚,但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一种狂喜。幼儿初次行礼,痴女还在梳妆打扮。诗人虽然有书写花谱的才华,却无力修建自己的书斋。新添的竹子已有百余株,幽静的小径让人细细寻觅那淡淡的竹香。
作者介绍
方回,字宗弼,号虚谷,宋代诗人。他以诗词、散文著称,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反映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回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泊。
《虚谷志归十首》呈现了方回对于归隐生活的真实渴望与内心的狂喜。开篇以“共道归何晚”引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的思考,似乎在探询归隐的真实意义。接着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幼儿的纯真和痴女的执念,反映了人间百态,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诗人在“无钱辟草堂”的自嘲中透出一丝无奈,虽有才华却无力实现理想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风径细寻香”给人留下了一种宁静的意境,仿佛在幽静的小径中,诗人可以感受到竹子的清香,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展现了生活的对比与和谐美。诗人在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节时,运用了比喻与拟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世繁杂的淡泊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幼儿初拜揖”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孩子们在玩耍
B. 孩子们第一次行礼
C. 孩子们在哭泣
“无钱辟草堂”中“无钱”意味着什么?
A. 诗人没有朋友
B. 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C. 诗人没有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方回则更多地关注生活细节和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