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36
下鸥台
作者:邹浩 〔宋代〕
此心久已灰,入鸟无惊猜。
轻鸥翔集处,邀我相徘徊。
方圆十丈许,疑是天所开。
锵金两滩濑,簪玉千崔嵬。
耳目肝肺中,何由着纤埃。
鸥虽不解饮,屡舞劝我杯。
清狂与酒狂,似此知几回。
我归有日矣,鸥飞安在哉。
全诗翻译:
我心中早已灰暗,连鸟儿也不再惊讶。
在轻盈的鸥群飞翔聚集的地方,
它们邀请我在此徘徊。
这里方圆不过十丈,仿佛是天上开辟的地方。
金色的浪花声如锵鸣,
如同千层翠玉般的山崖。
我的耳朵和心肺中,怎么能够容纳微尘的存在呢?
虽然鸥鸟不懂得饮酒,
但它们时常舞动,劝我举杯。
我在狂饮与狂欢之间,
不知这样的日子有几次了。
我终有归去的一天,
可鸥鸟又将飞往何处呢?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下鸥台》创作于诗人内心迷茫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与逃离现实的渴望。
《下鸥台》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和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鸥鸟的翱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开头的“此心久已灰”,即揭示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沉重。而“轻鸥翔集处,邀我相徘徊”,则展现了自然之美对其心灵的抚慰。诗中“方圆十丈许,疑是天所开”,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
接着,诗人通过“锵金两滩濑,簪玉千崔嵬”来描绘水流和山崖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诗人面对美景,感叹耳目所及之物,何能容纳心中的微尘,暗指内心的烦恼与困扰。此外,鸥鸟虽不懂饮酒,却屡次劝酒,似乎在提醒诗人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思考未来的归去之路,感叹鸥飞安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无奈。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构建出一个既宁静又充满哲思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内心孤独的交织,传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既清新又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此心久已灰”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鸥虽不解饮,屡舞劝我杯”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