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0
滕口感憧憧。数遍鼍更倍觉慵。窗外并无檐马响,丁东。半是怔忪半是风。妙手自空空。已敝羊裘尚待缝。枕畔不成蕉鹿梦,冬烘。半作痴顽半作聋。
在夜深人静时,听见窗外蛙声阵阵,几次反复,更让人感到困倦。窗外没有檐下马蹄声,只有雨滴声轻轻落下。此时的我,半是迷惘,半是被风吹拂。我的手艺已经空无一物,旧的羊皮衣已破,仍需缝补。枕边的梦境也无法成型,似乎在冬天的烘烤中,心情变得痴呆,半聋半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蕉鹿梦”可与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梦境意象结合,代表着对理想或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陈常,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代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不眠之夜,表达了人在孤独时的心情与对生活的思索。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体现出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纷扰。
这首《南乡子 不寐,枕上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内心状态。开篇以“滕口感憧憧”引入,使用了生动的声音描写,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又略显迷惘的氛围。随着蛙声的反复,诗人越发感到困倦,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深化,窗外的“丁东”声,既是外界的声音,也是内心的回响,仿佛在提醒着诗人某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接下来的“妙手自空空”则表达了一种失落感,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似乎已被现实压抑,无法施展。破旧的羊裘象征着他人生的困境与不安,暗示着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而“枕畔不成蕉鹿梦”则暗示了理想的破灭,诗人在梦中寻求的美好生活似乎遥不可及,内心的痴呆与无力感愈发明显。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与音韵的和谐,增强了音乐感,同时又通过意象的运用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孤独与思索的交织。诗人在寂静的夜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困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失落与理想破灭的深刻思考,体现出现代人在喧嚣世界中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滕口感憧憧”中的“憧憧”意指: A. 兴奋 B. 困倦 C. 惊慌
“已敝羊裘尚待缝”中的“羊裘”指代: A. 一种动物 B. 破旧的衣物 C. 理想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陈常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在夜晚的静谧中表达了孤独与思索,但王陈常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而李白则是对乡愁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