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0:03
南乡子·闺情
作者: 李雯 〔清代〕
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
看尽青山和黛湿,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
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在这凉爽的细雨中,仿佛已经是初秋,帘子卷起,湘江的波涛不再钓鱼。
我看尽青山,山色湿润,心中生出新的忧愁,压抑在云屏的角落,躺在枕头上。
我常常将围巾收好,银蒜般的花朵低垂,像宝篆一样浮动。
暗暗数着松树,身边无人可见,凝视着,浓绿的阴影中,燕子在楼上飞舞。
李雯,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流露。
《南乡子·闺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词写于闺房,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渴望。
《南乡子·闺情》是李雯通过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一位女子在细雨中独处时的孤独与愁思。诗的开头以“凉雨似新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在唤起读者心中对秋天的微凉感受。接着,帘卷湘波的意象,既描绘了窗外的景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看尽青山和黛湿”一句中,青山的湿润与新愁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细致观察,却因心中烦忧而无法享受。后面的“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围巾的收起和花朵的低垂,似乎在暗示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则通过暗数松树的象征与凝视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燕子楼的意象丰富了整首词的层次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思念的故事。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李雯的艺术才能,也深刻反映了女性在那一时代的情感困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女子在孤独与思念中的苦闷,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深处的探索。
诗中“凉雨似新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暗数松儿人不见”中的“松儿”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李清照《如梦令》与李雯的《南乡子·闺情》,都表达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和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而李雯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两者在风格上都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