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闺情

《南乡子 闺情》

时间: 2025-05-11 19:40:03

诗句

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

看尽青山和黛湿,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

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0:03

原文展示:

南乡子·闺情
作者: 李雯 〔清代〕

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
看尽青山和黛湿,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
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凉爽的细雨中,仿佛已经是初秋,帘子卷起,湘江的波涛不再钓鱼。
我看尽青山,山色湿润,心中生出新的忧愁,压抑在云屏的角落,躺在枕头上。
我常常将围巾收好,银蒜般的花朵低垂,像宝篆一样浮动。
暗暗数着松树,身边无人可见,凝视着,浓绿的阴影中,燕子在楼上飞舞。

注释:

  • 凉雨: 指细雨,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湘波: 指湘江的波浪,这里用以渲染情境。
  • 黛湿: 黛色的山因为雨水而显得湿润。
  • 云屏: 比喻窗帘,像云一样遮挡。
  • 银蒜: 指一种植物,形状像蒜,寓意清新。
  • 宝篆: 指古代的印章,象征珍贵。
  • 松儿: 指松树,常用于表达孤独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

《南乡子·闺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词写于闺房,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南乡子·闺情》是李雯通过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一位女子在细雨中独处时的孤独与愁思。诗的开头以“凉雨似新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在唤起读者心中对秋天的微凉感受。接着,帘卷湘波的意象,既描绘了窗外的景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看尽青山和黛湿”一句中,青山的湿润与新愁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细致观察,却因心中烦忧而无法享受。后面的“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围巾的收起和花朵的低垂,似乎在暗示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则通过暗数松树的象征与凝视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燕子楼的意象丰富了整首词的层次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思念的故事。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李雯的艺术才能,也深刻反映了女性在那一时代的情感困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雨似新秋: 描绘了细雨的清新,营造出一种初秋的感觉。
  2. 帘卷湘波不下钩: 窗帘卷起,湘江的波涛不再钓鱼,暗示诗人心情的烦闷。
  3. 看尽青山和黛湿: 诗人细致观察山水,山色湿润,反映出内心的忧愁。
  4. 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新的忧愁压在心头,无法释放。
  5. 常把带围收: 诗人整理围巾,象征对生活的细致打理。
  6. 银蒜低垂宝篆浮: 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7. 暗数松儿人不见: 孤独中暗暗数着松树,象征一种无形的孤独感。
  8. 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凝视着周围的环境,充满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凉雨似新秋”将雨比作秋天,增强了季节感。
  • 拟人: “银蒜低垂”让植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 “浓绿阴阳燕子楼”中,阴阳对比增强了景象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女子在孤独与思念中的苦闷,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深处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雨: 象征清新与忧伤。
  • 青山: 代表自然的美好。
  • 围巾: 象征温暖与关怀。
  • 燕子: 代表春天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凉雨似新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凉爽与忧愁
    • C. 快乐
  2. “暗数松儿人不见”中的“松儿”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松树
    • C. 家人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秋天
    • B. 雨与山
    • C. 爱情

答案:

  1. B. 凉爽与忧愁
  2. B. 松树
  3. B. 雨与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李雯的《南乡子·闺情》,都表达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和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而李雯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两者在风格上都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雯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故洛阳城 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 送刘谷 友人适越路过桐庐寄题江驿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 上裴晋公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茶山贡焙歌 阳羡春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掌上观文 历精为治 包含舅的词语有哪些 山容水态 井底捞月 丢三拉四 犬字旁的字 捩舵 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剪葺 讲叙 性教育 包含凌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六牙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