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3:18
《輓赵秋晓》
作者: 陈庚 〔宋代〕
取友惭何益,论昏不厌贫。
亦公自为德,而我竟奚因。
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
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与愧疚,认为与朋友的交往并无实质益处,讨论生死也无所谓贫富。即使朋友有德行,我又能得到什么呢?事情的缘由太过浅薄,言语虽深却已濒临死亡的境地。临别之时,心中所念的情意深切,生死之间,真情可见。
作者介绍:
陈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作品常以真挚、直接的情感表达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朋友生死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生死面前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真诚。
《輓赵秋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人用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取友惭何益,论昏不厌贫”,道出了与友人交往的困惑与无奈。即便是朋友的美德,也无法改变自身的处境,友谊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接下来的“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则表现了事情的复杂与简约,对生命的讨论在死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在“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中,诗人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真实情感的诉说。生与死的交错,映衬出友情的真实与珍贵,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取友惭何益”与“论昏不厌贫”的对比,加深了生死离别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在生死面前,真情的可贵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取友惭何益”,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交朋友的愧疚没有好处
B. 交朋友是有益的
C. 友谊无关紧要
D. 朋友之间没有愧疚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与惋惜
D. 平淡无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庚的《輓赵秋晓》更侧重于对友情的思考与生死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了对豪情壮志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更为抒情,后者则更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