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5 12:55:22

诗句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55:22

原文展示: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帝城王气杂妖氛,
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
时时洒泪向南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汴京这个帝都的王气与妖邪交织,外族侵扰无知地反复更替统治者。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太平时期的老者在,时常对着南方的云朵洒下眼泪。

注释:

  • 帝城:指汴京,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 王气:指王朝的气象、气势。
  • 妖氛:妖邪的气息,指外族的侵扰和动乱。
  • 胡虏:指北方的外族,常用于泛指侵略者。
  • 太平遗老:指曾经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现已年老。
  • 南云:南方的云,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正甫,号慎斋,南宋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诗风以豪放、沉郁见长,常常表现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述历史变迁,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帝城王气”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汴京作为国家的象征,其气势与外族侵扰的对比。诗中的“胡虏”代表着外敌的侵扰,诗人通过“屡易君”一语,揭示了统治者的不稳定性,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

“犹有太平遗老在”一句,展现了那些经历过盛世的老人的无奈与悲伤。他们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与动乱,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因而“时时洒泪向南云”。这里的“南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对故国的思念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城王气杂妖氛:汴京的王气与妖邪之气交织,表现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 胡虏何知屡易君:外族入侵者对国家政权更替的无知与冷漠。
  • 犹有太平遗老在:即使在动乱之中,仍有曾经的太平时期的老人存在。
  • 时时洒泪向南云:他们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向南方云朵倾诉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云”比作对过去的追忆。
  • 对仗:在“王气”和“妖氛”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动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城: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胡虏:象征着外敌与侵略。
  • 太平遗老:代表着对和平的怀念与对历史的追忆。
  • 南云:象征着对过去生活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的侵扰?

    • a) 汉族
    • b) 唐族
    • c) 北方外族
    • d) 南方民族
  2. “犹有太平遗老在”中“太平遗老”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生活在动乱中的人
    • c) 曾经历过太平盛世的老人
    • d) 战士

答案:

  1. c) 北方外族
  2. c) 曾经历过太平盛世的老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子翚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在描绘景象中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苦痛,而刘子翚则通过对老人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巳岁晚上坟 鹦鹉 惊闻叶纯一诗翁夫人仙游寿八十九因偕荣森学炳江春诸君子往慰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一 游集禧中元东轩分题得东字 自岳阳泛舟下武昌呈姚严二使君 桐江舟中 幽趣十二首 其十 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 其一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六 烟驾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包含肘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狼吃幞头 鸟字旁的字 暗结尾的成语 伐树削迹 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墙开头的成语 纳言士 四辈 艮字旁的字 火伞张 木字旁的字 马如流水 纷乱如麻 灵昧 天忌 身后识方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