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雨歌

《喜雨歌》

时间: 2025-05-05 23:57:08

诗句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

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槹遍野民劳苦。

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

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

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

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

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

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

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

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08

原文展示

喜雨歌
作者:吴潜 〔宋代〕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
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槹遍野民劳苦。
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
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
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
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
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
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
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
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地区在六月时的干旱景象,千里土地变成了赤土,田里的禾苗大多干枯,田野里的桔树也遍布了劳苦的农民。望着天空中的云朵,太阳高高在上,干旱的魔鬼在肆虐,像是把土地煎烤一样。冯夷(风神)躲在深渊中,害怕波涛会枯竭,夸娥(海神)在海上奔走,忧愁山川的干枯。天边忽然出现了一片轻云,瞬间在八埏之间飞舞。猛烈的风和闪电使白昼变得昏暗,霹雳一声,蛟龙和蜃气也随之而起。马上谁把天的瓢倾倒,片刻之间陆地便波涛翻滚。禾苗又恢复了生机,百姓们欢声载道。秋天来临时,丰收的景象一定会出现,应该能够卖出三钱一斗的粮食。官府的调理必然有人在负责,太史(天文学家)也会看书而得出丰收的预兆。

注释

  • 禾黍:禾和黍,都是农作物。
  •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干旱鬼怪。
  • 冯夷:风神的别称。
  • 夸娥:海神,也指掌管海洋的神灵。
  • 天瓢:指天上的雨水,形象地比喻成瓢。
  • 太史: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字子华,号潜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南方地区,以诗歌为主,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民生状况。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方的干旱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干旱的无奈和对雨水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和对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喜雨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方六月的干旱与随之而来的及时雨。首句就交代了干旱的背景,诗人以“南州六月天不雨”开篇,直接点出了时节与天气的矛盾,接着通过“千里川原成赤土”展现了土地的贫瘠。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干旱的严重,也为后面的情景转变埋下伏笔。

接着,诗人通过“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槹遍野民劳苦”描绘了田地和农民的困境,生动地展示了干旱对农业的破坏。这里的“禾黍”和“桔槹”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

当雨水终于来临时,诗人用“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表现出雨的来临是多么突如其来,仿佛是久违的恩泽。紧接着,诗人用“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描绘了风暴来临的壮观场景,突显了自然的力量。

最后,诗人描绘了雨水滋润后大地复苏的景象,农作物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欢声笑语,展现了希望与生机。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更是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丰收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州六月天不雨:指南方地区在六月时节缺乏雨水,表现出干旱。
  2. 千里川原成赤土:形容大地干裂,失去生机,呈现出赤土的荒凉。
  3. 禾黍盈畴强半枯:田地里的禾苗和黍米已然枯萎,显示出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4. 桔槹遍野民劳苦:田野里的桔树遍布,农民辛苦劳作却无果。
  5. 望云仰见日在天:抬头望向天空,既有云彩又有太阳,形成强烈的对比。
  6. 旱魃肆虐如焚煎:比喻干旱的魔鬼在大地上肆虐,像在焚烧。
  7. 冯夷匿渊恐波竭:风神冯夷躲藏在深渊中,担心水源会枯竭。
  8. 夸娥走海愁山然:海神夸娥在海中奔走,忧愁山河的干枯。
  9. 天外悠然片云起:忽然天边出现一片轻云,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10. 倏忽走腾八埏里:轻云在空中飞舞,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11. 猛风惊电白昼昏:强烈的风和闪电使得白昼变得昏暗。
  12. 霹雳一声蛟蜃起:突然的雷声引发了蛟龙和蜃气的现象。
  13. 马上谁把天瓢倾:比喻雨水如瓢倾倒下来。
  14. 须臾陆地波涛生:片刻之间,土地上如波涛翻滚。
  15. 禾黍芃芃复故秀:雨后禾苗又恢复了生机,土壤恢复了活力。
  16. 群黎载道生欢声:农民们欢声笑语,表达对丰收的喜悦。
  17. 秋来尚见时丰阜:秋天来临,依然能够看到丰收的景象。
  18. 会须售粲三钱斗:预期粮食丰收后,能够以三钱一斗的价格出售。
  19. 官家燮理当有人:官府应当有专人来进行管理和调理。
  20. 太史还看书大有:太史(天文学家)应当也能从书中看到丰收的预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旱魃肆虐如焚煎”将干旱比作魔鬼的焚烧,生动形象。
  • 拟人:如“冯夷匿渊恐波竭”赋予自然神灵以人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许多句子都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干旱与及时雨的主题展开,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农民的艰辛,表现了对雨水的渴望和丰收的期待,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黍:象征农作物的生长与丰收,代表着农民的辛勤劳动。
  • 赤土:象征干旱与失去生机的土地,反映了自然的严酷。
  • 云、风、雨:象征自然力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影响。
  • 欢声:象征幸福与希望,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斗的渴望
    B. 对自然的敬畏与人间的希望
    C. 对历史的回忆

  2. “禾黍盈畴强半枯”中的“禾黍”指的是什么? A. 水稻和小麦
    B. 农作物
    C. 野草

  3. 在诗中,雨水的来临被比喻成什么? A. 天上的星星
    B. 天瓢倾倒
    C. 风暴来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的诗作,描绘春夜细雨对农作物的滋润。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作,描绘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诗词对比

  • 比较《喜雨歌》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表现了对雨水的渴望,但《喜雨歌》更多地关注干旱带来的民生苦难,而《春夜喜雨》则强调了细雨滋润万物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宋代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解析和赏析,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东泉 度剑有日高永康以诗送行次韵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澹庵 晚晴 昭君行 又和 送商总郎三首 次张亚夫喜雨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寿崔西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仰取俯拾 横蛮无理 毋字旁的字 磬竹难书 肆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陟阜 臣字旁的字 礼诵 骨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尸字头的字 包含杆的词语有哪些 雷嗔电怒 征风召雨 至字旁的字 包含咫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