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02
减字木兰花·圣经五止
作者: 沈瀛 〔宋代〕
圣经五止。止向丘隅黄鸟喜。
广大儒风。一贯三才万类通。
太羹玄酒。圣域能跻民域寿。
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
《圣经五止》描绘了寓意深远的思想境界。诗中提到“止”字,似乎在强调一种宁静与安详,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丘隅之处,黄鸟歌唱,象征着和谐的环境与欢快的生活。接着,提到广泛的儒家学风,强调了万物的联系与和谐。最后,提及圣域与民域的交融,传达了对社会和谐与长久幸福的美好愿望。诗中提到的“支派从何”,则引人思考文化的源流与传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瀛,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风格独特,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儒家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对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期盼。
《减字木兰花·圣经五止》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用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描绘了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开篇提到的“圣经五止”即是对道德与教义的引申,表明了诗人对宗教思想的认同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引导作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尤其是“丘隅黄鸟喜”,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诗人提到“广大儒风”,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太羹玄酒”更是将生活的美好与文化的深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对于生活品质的向往。
最后,诗中提到的“支派从何”,引发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强调了文化的根源与延续。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期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圣经五止。”
引入主题,强调道德与教义的重要性。
“止向丘隅黄鸟喜。”
描绘宁静自然中的和谐景象,黄鸟的欢唱象征着快乐与自由。
“广大儒风。”
体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对儒家思想的崇敬。
“一贯三才万类通。”
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万物相通的理念。
“太羹玄酒。”
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文化的深邃,暗示理想生活的追求。
“圣域能跻民域寿。”
表达对社会和谐与长久幸福的渴望。
“支派从何。”
引发思考文化的源流与传承。
“关内濂溪洛涧多。”
通过地名的引用,强调文化的丰富与厚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生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减字木兰花·圣经五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丘隅”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太羹玄酒”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