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8
《鹧鸪天》
作者: 顾随 〔近代〕
少岁胸怀未肯平。
中年哀乐更难胜。
云山孤鹤归何晚,
风雨寒鸡时一鸣。
心耿耿。意惺惺。
铅华丝竹俱牵情。
都将三载无穷恨,
换尽先生两鬓青。
年轻时心怀壮志,难以平静。
中年时的悲欢离合,更是难以承受。
孤鹤在云山归来何时才晚,
风雨交加的夜里寒鸡偶尔一鸣。
心中惆怅,情意相通。
铅华与丝竹的声响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三载之间积累的无尽怨恨,
换来了您两鬓的白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随,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随中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转折点,经历了许多情感的起伏与生活的磨难,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与感情的深刻思考。
《鹧鸪天》是顾随在个人情感与人生哲学中交织的一首诗,表面上看似是在描绘个人的情感经历,实际上却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少岁胸怀未肯平”引入,表现出年轻时的壮志未酬和心中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中年时期愈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艰辛与哀乐交织,令他感到更加难以承受。
接下来的意象中,孤鹤和寒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表达出诗人对归属与安宁的渴望。在风雨中发出的鸡鸣,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象征着在困境中仍然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都将三载无穷恨,换尽先生两鬓青”更是将个人情感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且复杂,既有对人生苦涩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表现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对中年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什么?
A. 寂寞与孤独
B. 和谐与友谊
C. 热闹与繁华
答案:A
“都将三载无穷恨”中的“三载”指的是多长时间?
A. 三天
B. 三个月
C. 三年
答案:C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A. 孤鹤、寒鸡
B. 花草、树木
C. 山水、河流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