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壬寅晚春,金平庐折园内白牡丹一朵见贻,欣然为赋

《鹧鸪天 壬寅晚春,金平庐折园内白牡丹一朵见贻,欣然为赋》

时间: 2025-04-27 02:54:50

诗句

素面朝天愿未违。

依然富贵莹冰肌。

华清浴罢香凝露,金屋妆成雨洗脂。

怜欲坠,恨来迟。

留仙裙褶漾情丝。

风前展开惊鸿舞,恼乱陈王不自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4:50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壬寅晚春,金平庐折园内白牡丹一朵见贻,欣然为赋
作者:龙榆生

素面朝天愿未违。
依然富贵莹冰肌。
华清浴罢香凝露,
金屋妆成雨洗脂。
怜欲坠,恨来迟。
留仙裙褶漾情丝。
风前展开惊鸿舞,
恼乱陈王不自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面上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那素雅的容颜依然保持着富贵的气质,宛如冰清玉洁。经过华清池的沐浴,她身上的香气似凝聚的露水,妆饰得如同金屋中的美人,仿佛在雨中洗去脂粉。她让我怜爱,不禁心生怜惜,却又因她的到来太迟而心生恨意。她那飘逸的裙摆在风中轻扬,宛如惊鸿在舞,令人心乱神迷,犹如陈王那样无法自持。

注释:

  • 素面:指不施粉黛的脸庞,形容自然美。
  • 莹冰肌:形容肌肤如冰一般清澈明亮,通常用来赞美女性。
  • 华清:指华清池,是唐代著名的温泉,古代帝王常在此沐浴。
  • 金屋:指富贵华丽的居所,常用来比喻美人的闺房。
  • 怜欲坠,恨来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机错失的遗憾。
  • 惊鸿舞:形容女子舞姿轻盈,如同惊飞的鸿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9-1969),近现代诗人,擅长词曲创作,曾任教于多所高校。其诗风结合了古典与现代,注重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寅年晚春,正值牡丹盛开的时节,象征着繁荣与美丽。诗人因园内盛开的白牡丹而感悟,赋诗以抒发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然美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塑造的女子形象,不仅美丽动人,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篇以“素面朝天愿未违”点明女子的自然美,接着通过“依然富贵莹冰肌”进一步加深了对她的赞美,展示了她即便在没有修饰的情况下,依然光彩照人。

华清浴的意象则赋予了女子一种典雅的气质,展现了她如同神仙般的气度。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向,诗人表达了对美的怜惜与失去的遗憾,生动地描绘了“怜欲坠,恨来迟”的情感冲突。最后的“惊鸿舞”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女子如同鸿雁般的轻盈与灵动,使人心醉神迷。

整首诗在意象、情感和修辞上都非常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面朝天愿未违:描绘女子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欣赏。
    • 依然富贵莹冰肌:强调女子的美丽与高贵气质。
    • 华清浴罢香凝露:描绘了女子沐浴后的清新气息,增添了神秘感。
    • 金屋妆成雨洗脂:暗示了她的华丽与娇美,仿佛被雨水洗净的脂粉,透露出质朴之美。
    • 怜欲坠,恨来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
    • 留仙裙褶漾情丝: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裙摆的轻盈与飘动,增强了感情的纠葛。
    • 风前展开惊鸿舞:用舞蹈的意象表达人心中的迷恋与激动。
    • 恼乱陈王不自持:引用陈王的典故,表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纠结。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莹冰肌”,将肌肤比作冰,增强了美感。
    • 拟人:裙褶“漾情丝”,赋予了无生命物体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美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爱情错失的感伤,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柔情。

意象分析:

  • 白牡丹:象征纯洁与高雅,代表诗中女子的美丽与无瑕。
  • 华清池:象征着富贵与温柔,暗示女子的高贵出生和优雅气质。
  • 惊鸿:代表轻盈与灵动,象征女子的舞姿和心灵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面朝天”意指什么?

    • A. 不施粉黛的自然美
    • B. 她在天上
    • C. 她的脸色阴沉
  2. “华清浴罢香凝露”中的“香凝露”表达了什么?

    • A. 香气浓厚
    • B. 清新自然的气息
    • C. 没有香气
  3. “怜欲坠,恨来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遗憾
    • C. 高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美丽与情感,但更多展现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别的感伤,与龙榆生的诗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了解唐代诗歌及其背景。
  • 《宋词三百首》:了解宋代词作中女性形象的描绘。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写扇头菊花,为周紫卿姻嫂妇人作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天堂岂远 减字木兰花三首 其二 减字木兰花·逍遥自在 减字木兰花 过张无夜花龛 减字木兰花 题恽南田为潘原白所画绛帻横秋图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减字木兰花·寿傅申甫先生 减字木兰花 题墨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雄横 三点水的字 趋时附势 瞀瘛 恍恍荡荡 先字旁的字 日程月课 烹龙庖凤 隐訇 月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久惯老诚 金流 亲如一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