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9:18
已报亲题下紫泥,尚留佳识筑新堤。
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
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
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已向亲友回报了紫泥书信,仍然留有佳名在新堤上筑起。
一心关心国事,忧虑重重,民众的歌声却是齐声欢唱。
可惜田间的父亲已去,催促归来的诏书由内臣携带。
如果友人问起朝阳的日头,我将割尽黄云,水满犁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紫泥”是古代书信的象征,表明诗人与亲友之间的情谊。提及的“田父”,则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强调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作品多表现政治关怀与对民生的关注,风格清新。其诗多以直抒胸臆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农民困苦的背景之下,诗人意在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及对民生的关心。
这首诗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开头两句通过“已报亲题下紫泥”和“尚留佳识筑新堤”描绘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情谊,借助紫泥书信的意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接下来的“一心国事忉忉在”则转向对国家大事的沉重思考,表现了诗人心中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万口民歌剪剪齐”描绘了民众和谐欢乐的场景,形成了与前句忧愁情感的鲜明对比,显现出诗人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注。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提到“惜去辙须田父卧”,显示出对田间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国家与民生之间的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则通过“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努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斗志。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抒情中带有社会责任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紫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书信
B. 友谊
C. 国家
D. 农民
诗中提到的“田父”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D. 官员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对国家与民生的关心
C. 友情的珍惜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彦约与杜甫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有相似之处,但曹的诗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揭示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