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08
车马盈六拨不开,彩衣新著乡衣来。
壮怀风月归英荡,满意江山入酒杯。
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车马已经拥挤得无法挪动,身穿彩衣的新朋友们纷纷到来。
壮志豪情在风月中荡漾,心满意足地将江山装入酒杯。
感受到春光和煦,竹林间的暖意传来,已经知道春天的信使送到了梅树。
西江的水岂会是留人的地方,只有筑起沙堤才能把人唤回。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兼具理性与感性。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宴会的欢愉与壮志的表达,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国家和未来的期盼。
《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是一首典型的豪放派诗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对车马喧闹、朋友欢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与壮志。开头的“车马盈六拨不开”,不仅描绘了热闹的场景,也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壮怀风月归英荡”表达了内心的激荡和对英勇精神的追求,仿佛在这美好的时刻,所有的理想与情怀都在酒杯中交融。
中间部分通过“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的描写,把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融入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感知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则以哲理的方式点明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人们应当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展开,表达了在欢庆时刻中对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
诗中“车马盈六拨不开”主要表达了什么?
“壮怀风月归英荡”中的“壮怀”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筑得沙堤唤得回”暗示了什么?
对比曹彦约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曹彦约更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自然的变化,而李白则更突出个体的豪情与酒的豪放。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