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24
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
作者:葛胜仲〔宋代〕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试问汉江边,有解珮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在云门外远望,油亮的车子像流水般滑过。空荡的街巷里追逐着红色的幡旗,走在春风中,香气扑鼻,河流蜿蜒七里。
美丽的容颜和华丽的服饰,走在石径上似乎更显得适合男儿,穿行在翠绿的雾霭中,跨越飞桥,影子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这里是秦地,那里是楚地,千古风流之地。试问汉江边,是否还能听到解佩的行云旧事?
主人如今是客,轻轻一笑,春意盎然,点亮了灯,赏花之前,遥想往年醉酒的情景。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此诗作于天穿节,反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充满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蓦山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节日的欢愉,诗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以“望云门外”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随着“油壁如流水”的描写,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车马如流,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接着,“空巷逐朱幡”将我们带入了街巷,红旗飘扬,春风拂面,满是生机。
在诗的意象构建中,葛胜仲将美丽的容颜与华丽的服饰相结合,展现了节日的盛装与欢乐。而“穿翠霭,度飞桥”则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在自然中畅游的情景,流动的水波和飘动的影子,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最后,诗人在回顾往昔时,抒发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念。通过“主人是客”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欢快的外表下,潜藏着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欢庆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天穿节
D. 端午节
诗中“空巷逐朱幡”中的“朱幡”指的是什么?
A. 旗帜
B. 花朵
C. 人物
D. 车辆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甜蜜
C. 怀旧与欢愉
D.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