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寻梅花尚未有开者

《寻梅花尚未有开者》

时间: 2025-05-06 19:06:40

诗句

问讯溪头树,如何殊未春。

亦应心老大,不逐世陈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40

原文展示:

问讯溪头树,如何殊未春。亦应心老大,不逐世陈新。

白话文翻译:

询问溪边的树木,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春天的气息?或许是因为我心中感到苍老,不再追逐世间的陈旧与新鲜。

注释:

  • 问讯:询问,打听。
  • 殊未春:特别是还没有春天的迹象。
  • 心老大:心中感到老迈,心态上变得成熟、沧桑。
  • 逐世:追逐世俗,迎合世间的流行。
  • 陈新:旧的与新的,指社会的各种风尚与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通过对春天的期待和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人事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公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描写山水自然,诗风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来临之际,诗人漫步于溪边,目睹尚未开花的梅树,感受到春天的迟到与内心的感慨而作。反映出诗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心境的反省。

诗歌鉴赏:

《寻梅花尚未有开者》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思考。问讯溪边的树木,“如何殊未春”,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然而梅花尚未绽放,似乎传达出一种失落与等待之美。

接下来的“亦应心老大,不逐世陈新”,则将诗意进一步深化。诗人感到心灵的苍老,似乎对世俗的追逐失去了兴趣,反而更倾向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省。这种心态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问讯溪头树”:诗人向溪边的树木询问,表面是在问树,实际上是在探讨春天的到来。
    • “如何殊未春”:树木为何还未显现春天的气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亦应心老大”:这句转折,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心灵的老去使他对世事的敏感度降低。
    • “不逐世陈新”:不再追逐世俗的流行与新鲜,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树木拟人化,赋予其回应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身心灵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溪头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等待,代表着自然的变化。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诗中的迟到则反映了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 心老:象征着心灵的成熟与沧桑,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问讯溪头树”中“问讯”的意思是?

    • A. 询问
    • B. 看望
    • C. 抱怨
  2. 诗人为何感到“心老大”?

    • A. 对春天的期盼
    • B. 对世俗的追逐失去兴趣
    • C. 对梅花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春”象征着什么?

    • A. 旧的事物
    • B. 希望与新生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敏感与期待,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情,而晁公溯则显得沉静和内省。
  • 杜甫《春望》: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杜甫的诗更多地结合了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而晁公溯则专注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后世的影响》

相关查询

七夕寄张氏兄弟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寒食野望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晓井 醉送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 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 故洛阳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入境问俗 滥士 披怀虚己 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公共建筑 龠字旁的字 大慝巨奸 迥乎不同 绢布 包含喙的成语 举鼎绝脰 飞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望门贵族 泥首谢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