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43
原文展示:
吹漏未可停,弦断当更续。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白话文翻译:
吹漏的声音不能停,弦断了应当再续上。两人共同拉起双丝的弓弦,一起奏出同心的乐曲。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子夜四时歌十六首》,是萧衍在特定时节或情境下所作的一系列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共处、同心协力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持续努力和共同合作的赞美。诗中的“吹漏未可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而“弦断当更续”则强调了在任何中断或困难面前,都应坚持不懈,继续前行。后两句“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更是将这种合作精神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心意的相通,创造出和谐美好的成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坚持不懈和团结协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应坚持不懈,以及通过团结协作可以创造出和谐美好的成果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吹漏”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乐器的声音 C. 水的流动 D. 风的吹拂
“弦断当更续”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放弃 B. 坚持不懈 C. 中断 D. 结束
“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中的“同心曲”比喻什么? A. 两人心意相通 B. 单独的乐曲 C. 复杂的乐曲 D. 悲伤的乐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