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4
稷下人归,信陵客散,曳裾更欲何门。
沟中断木,时至或牺樽。
南望邯郸旧道,悲风起落木纷纷。
知多少,卖浆屠狗,奇士老荒村。
悽魂。古亦有,杜邮剑斩,秦市车分。
问螳僵雀拜,弋者何存。
倒挽银河下泻,洗不尽怨渍冤痕。
看公等,手携皓日,照破十方昏。
稷下学宫的人们归去,信陵君的门客也散去,衣袂飘飘的我想要去哪个门呢?
沟里的木头被断了,时光来临时是否会祭酒?
南望邯郸的旧道,悲风中纷飞的落木令人心伤。
不知有多少人,卖水的、屠狗的,奇士却在老旧的村庄中流浪。
凄苦的灵魂,古时也有,杜邮手中的剑斩断了,秦市的车轮也都分开。
我问那螳螂为何要拜雀,猎人又何在?
我把银河倒转,倾泻而下,却洗不尽心中的冤屈与怨恨。
看你们,手中捧着皓白的太阳,照亮了十方的昏暗。
李刚己,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其作品多以历史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擅长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怀。
本诗写于夜深人静时,诗人阅读《史记》,思考历史的沉浮与个人的命运,兼怀范先生,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及对现实的感慨。
《满庭芳 其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感受的交融,展现了一幅悲凉而深邃的画面。诗中以稷下和信陵君为引,勾勒出一种门阀的衰落与士人归隐的情景。诗人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感叹风云变幻,许多曾经的英雄豪杰,如今只剩下了无尽的惆怅与遗憾。
诗中的“南望邯郸旧道,悲风起落木纷纷”一句,描绘了秋风萧瑟的景象,突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思与感伤。接下来的“知多少,卖浆屠狗,奇士老荒村”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底层生活与士人理想的落空,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通过“倒挽银河下泻,洗不尽怨渍冤痕”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不满,揭示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稷下人归,信陵客散,曳裾更欲何门。
沟中断木,时至或牺樽。
南望邯郸旧道,悲风起落木纷纷。
知多少,卖浆屠狗,奇士老荒村。
悽魂。古亦有,杜邮剑斩,秦市车分。
问螳僵雀拜,弋者何存。
倒挽银河下泻,洗不尽怨渍冤痕。
看公等,手携皓日,照破十方昏。
本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
稷下学宫是哪个时期的学府?
A. 唐代
B. 春秋战国
C. 明清
“南望邯郸旧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迷茫
诗中提到的“信陵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赵武王
B. 魏昭王
C. 吕洞宾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李刚己的作品更加强调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