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其一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其一》

时间: 2025-07-30 04:14:21

诗句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明积雪欲藏山。

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

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

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4:21

原文展示:

夜气凝空作暮寒,
平明积雪欲藏山。
定知连腊连三白,
已喜先春见一斑。
神力巧将人意改,
物华阴逐岁功还。
忧民太守铃斋暇,
想对壶觞正解颜。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寒气凝聚在空中,变得格外寒冷,清晨的积雪似乎要把山藏起来。可以想见,腊月的雪与三场白雪相连,已经让人喜悦地看到早春的一个小迹象。神力巧妙地改变了人们的意愿,万物的美好在岁月的轮回中复苏。忧心民众的太守在铃斋的闲暇时光,想要举起酒壶,与友人一同畅饮,舒缓心情。

注释:

  • 夜气:夜晚的寒气。
  • 凝空:空气凝聚,形容空气中的寒意。
  • 藏山:积雪覆盖山体,山被隐藏。
  • :指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三白:指白雪,通常用来形容冬天的雪景。
  • 神力:指自然的力量或神秘的力量。
  • 物华:指自然界的万物生长、繁荣。
  • 铃斋:指太守的书斋或住所。
  • 壶觞:指酒壶与酒杯,古人饮酒时常用的器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为主,常常融合哲理与情感。在诗歌中,李弥逊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心与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冬季,正值腊月,诗人通过描绘冬雪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民生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太守张嵇仲,体现了对地方官员关心民生的赞美。

诗歌鉴赏: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其一》以清冷的冬夜为背景,描绘了积雪覆盖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雪的静谧与深邃。开篇的“夜气凝空作暮寒”,直接引入了冬夜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而“平明积雪欲藏山”则通过雪的积累,描绘出一种银装素裹的美景,仿佛整个山峦都被雪所覆盖,象征着冬天的沉静与安宁。

接下来的“定知连腊连三白”,诗人用“连”字强调了冬季的延续,暗示着严寒仍在继续。而“已喜先春见一斑”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期待,虽是寒冬,但已经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见一斑”不仅指春的迹象,也象征着希望的萌芽,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后半部分的“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则从自然的变化引申至人世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最后两句提到“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生动地描绘了太守在闲暇时光中,思考民生问题的情景,体现出诗人对官员的期望与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气凝空作暮寒:夜晚的寒气凝聚在空中,形成了深邃的寒意。
  2. 平明积雪欲藏山:清晨时分,积雪如同披上一层白纱,似乎要将山体隐藏。
  3. 定知连腊连三白:可以想见,腊月的寒冷与连绵的白雪是相互交织的。
  4. 已喜先春见一斑:然而在这白雪之中,春天的迹象已经露出一丝希望。
  5. 神力巧将人意改:自然的神秘力量巧妙地改变了人们的意愿与情感。
  6. 物华阴逐岁功还:万物的生长在岁月的流逝中重现生机。
  7. 忧民太守铃斋暇:关心民生的太守在书斋中度过闲暇时光。
  8. 想对壶觞正解颜:他希望与友人共饮,借酒消愁,舒展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气比作凝聚的寒意,增加了冬天的感受。
  • 对仗:如“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变化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冬雪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循环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关怀,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气:象征寒冷与静谧。
  2. 积雪:象征洁净、纯粹以及冬天的寒冷。
  3. :象征希望与生机。
  4. 铃斋:象征学问与思考。
  5. 壶觞:象征友情与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十二月
    • B. 一月
    • C. 二月
    • D. 三月
  2. “神力巧将人意改”中的“神力”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力量
    • B. 自然的力量
    • C. 社会的力量
    • D. 政治的力量
  3.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希望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情感更加个人化,重点在思乡。
  • 杜甫《春望》: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相较于李弥逊的温婉,杜甫更显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曾侯 简吕少冯 题米元晖临北苑山水 唐处厚邀同欧阳元老彭志南游金銮寺 田不伐玉磬歌 陪刘仲冯登城楼 少冯得蕙二本分一见供 清谷水煎茶 遣兴 偶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纵辔 定名笔 包含米的词语有哪些 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漫漫长夜 昂然而入 乚字旁的字 一廉如水 杠房 一口咬定 留中不出 志士仁人 一丝不紊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