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妾薄命

《祝英台近 妾薄命》

时间: 2025-04-29 04:18:20

诗句

夜光阑,纱窗晓,啼鸟正当户。

春梦岑岑,遍绕天涯去。

恨来还自寻思,五更风雨,应不到、东君去处。

东君处。

如有这个风光,应思我难度。

况又东风,早晚萦飞絮。

看看太半韶华,匆匆过了,是谁把、青春孤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8:20

原文展示:

夜光阑,纱窗晓,啼鸟正当户。春梦岑岑,遍绕天涯去。恨来还自寻思,五更风雨,应不到东君去处。东君处。如有这个风光,应思我难度。况又东风,早晚萦飞絮。看看太半韶华,匆匆过了,是谁把青春孤负。

白话文翻译:

夜色朦胧,晨曦透过纱窗,窗外的鸟儿在欢叫。春天的梦境缠绵,四处飞扬,似乎要走遍天涯。心中的怨恨不断回想,清晨时分的风雨,恐怕无法飞到东风的去处。如果有如此美好的春光,应该思念我在此难以度过的时光。更何况东风,迟早会带来纷飞的柳絮。看啊,青春的时光已匆匆流逝,究竟是谁辜负了这段宝贵的青春?

注释:

  • 夜光阑:夜色朦胧、微弱的光线。
  • 纱窗:用纱制成的窗户,象征着柔和与朦胧。
  • 啼鸟:鸟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春梦岑岑:春天的梦境缠绵而深远。
  • 东君:指春风,古代常用“东风”指代春天。
  •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用来指代青春。
  • 孤负:辜负,未能好好珍惜。

典故解析:

“东君”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春天的神灵,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东风”则在许多古诗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邦奇,明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之际,身处春天的美好时光,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尽享其乐。诗中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 妾薄命》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的意象如“啼鸟”、“春梦”、“东风”等,构成了春天的生机与梦幻,体现了生活的美好。然而,诗人又通过“匆匆过了”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整首诗在柔美的外表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无奈。在这幅春日的画卷中,夹杂着对青春的惋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光阑,纱窗晓:夜色渐散,晨光透过窗纱,描绘出清晨的宁静。
  • 啼鸟正当户:窗外鸟鸣,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气息。
  • 春梦岑岑,遍绕天涯去:春日的梦境似乎无尽,飘荡在四方,映射出对时光的留恋。
  • 恨来还自寻思:内心的怨恨与思绪盘旋,无法释怀。
  • 五更风雨,应不到东君去处:在风雨交加的清晨,春风似乎无法到达。
  • 如有这个风光,应思我难度:如果春光能再现,诗人将思念自己的艰难。
  • 况又东风,早晚萦飞絮:春风终将带来纷飞的柳絮,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看看太半韶华,匆匆过了:回首青春已过,感叹时间的快速。
  • 是谁把青春孤负:质问谁辜负了这段青春时光,带有自责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与春天相联系,强调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 拟人:春梦与东风被赋予了情感与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透过春天的美景,反思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珍贵,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光:象征着朦胧与未知。
  • 纱窗:代表了柔和与温柔的美好生活。
  • 啼鸟: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春梦: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幻想。
  • 东风: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飞絮:时间流逝的隐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2. 诗中“看看太半韶华,匆匆过了”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D. 满足
  3. “春梦岑岑”中的“岑岑”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轻松
    • B. 深沉
    • C. 喧闹
    • D. 快乐

答案

  1. D. 春季
  2. B. 惆怅
  3. B. 深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祝英台近 妾薄命》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思,而《祝英台近 妾薄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对时间的感慨。两者在意象上有所交集,但情感基调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韩邦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次韵和北记兄 鹧鸪天 红豆馆主溥西园栖隐后湖,赋此寄之,兼求画 鹧鸪天 莫赎 鹧鸪天 泸县满街燃灯唱戏,仲虎谓是庆祝土地生日,他县所无,词以纪之。 鹧鸪天 其十八 鹧鸪天 其一 一九五二年冬至日和正刚 鹧鸪天 行北塔区,书所见 鹧鸪天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六 鹧鸪天·题许潜庵曲会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饧枝 遗伤 污吏黠胥 移东补西 士字旁的字 天赋 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昨非 炯炯有神 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漏开头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食不终味 建之底的字 惠函 壮夫不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