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4:56
月迎来,风送去。黯黯别时绪。别了谁堪,见了又无语。拚教暮翠朝红,更番欢慰,难抵过更番离苦。奈愁许。昏黄斜日城西,垂杨两三树。树上黄鹂,交影啄烟絮。烟边一带疏棂,一重帘子,是昨夜梦曾留处。
月亮迎来了,风儿送走了。分手时的情绪黯淡无光。离别了谁又能承受,见面后却无话可说。即使让黄昏的翠绿和清晨的红色轮番来慰藉,依旧无法抵挡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之苦。愁情何以奈何?昏黄的斜阳照在西城,几棵垂柳随风摇曳。树上黄鹂鸣叫,影子交错,啄食着飘浮的烟絮。在烟雾边缘,有一扇疏朗的窗棂,还有一重帘子,正是昨夜梦中曾经停留的地方。
本诗运用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常见于古诗词,尤其在爱情或友谊的描写中尤为突出。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美好,但同时又反映出离别带来的哀伤。
作者介绍:姚燮(约1682-1753),字子铨,号椒山,清代诗人,因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清新的风格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为抒情,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的时期。诗人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中,也映射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祝英台近 其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月迎来,风送去”便设定了一个自然的背景,月亮和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接下来的“黯黯别时绪”则直接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情绪的黯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诗中多次使用“难抵过更番离苦”,强调了离别的痛楚是难以承受的。接下来的描绘“昏黄斜日城西,垂杨两三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细节,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氛围。同时,黄鹂的鸣叫与烟絮的飘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但又与离别的情绪形成对照,使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人在离别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生活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黯黯”是形容什么?
a) 兴奋
b) 忧伤
c) 快乐
d) 愤怒
诗中“拚教暮翠朝红”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离别的痛苦
c) 自然的变化
d) 时间的流逝
“昏黄斜日城西”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午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