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丙寅八月旦震兴尚早坐而假寐梦与客诵云藜羹

《丙寅八月旦震兴尚早坐而假寐梦与客诵云藜羹》

时间: 2025-05-04 03:29:40

诗句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不定期凄凉。

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

晓钲铮楼点长准,清梦了了哦诗章。

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黄江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40

原文展示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不定期凄凉。
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
晓钲铮楼点长准,清梦了了哦诗章。
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黄江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寅年八月的清晨,诗人感叹时光的匆匆与生活的无常。尽管夜晚的风叶声声入耳,诗人却在温暖的被褥中沉沉入睡。清晨的钟声响起,诗人从梦中醒来,脑海中浮现出吟诵的诗篇。诗人品尝着藜羹和野菜,享受田园的清新与淡雅。随着秋季的来临,黄花在霜冻中依然坚韧。诗人起身生火,心中充满温暖与宁静,眼前的晴空如洗,江水缓缓流淌。

注释

  • 偻指:指弯曲的手指,形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
  • 寅年:指农历中的寅年,诗中提到已过半,暗示时间的流逝。
  • 烦歊:形容烦恼与忧愁。
  • 藜羹:用藜麦煮成的汤,代表清淡的饮食。
  • 黄花晚节:秋天的黄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寅年八月,正值秋季,诗人在田园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清晨的宁静开始,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中,虽然有烦恼的扰动,却仍然选择在温暖的被褥中沉沉入睡,表明一种对生活的接受态度。清晨的钟声划破静谧,诗人从梦中醒来,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吟诵的诗篇,显现出诗人与文学之间的深厚联系。

在饮食方面,诗人提到的藜羹和蔬菜,反映出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与健康的向往。而“黄花晚节”的描写,既是对秋季的写照,也象征着人生的坚韧与不屈,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自然的意象,构筑了一幅秋日晨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使得诗作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中的烦恼。
    • 第二联:描绘夜晚的静谧以及诗人在温暖被褥中的状态。
    • 第三联:清晨的钟声响起,诗人从梦中苏醒,意识到生活的真实。
    • 第四联:品尝简单的食物,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第五联:起身生火,预示着新的开始与温暖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叶声描绘得如同有人在低语。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生活的平淡与自然的美好展开,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风叶、黄花、江流等,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变化。
  • 人文意象:藜羹、诗章等,反映出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藜羹”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汤
    • C. 一种水果
  2. 诗人对秋天的黄花有何评价?

    • A. 短暂凋零
    • B. 坚韧不拔
    • C. 美丽动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阳枋与李白的诗作均涉及自然意象,但阳枋更注重生活的细腻观察,李白则多表现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总龙请雨兼祷 初除直讲献内阁冯学士孙侍郎 寄郑天休 次韵天平观文庞相公以久留塞下见寄 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 早秋夜坐 张生南归 祗答提举观文丁右丞 早秋 送黄昱秘校太平理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死不相往来 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脱选 子字旁的字 山梁之秋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濆濞 断开头的成语 鲁阳麾戈 大浪淘沙 小字头的字 遣词造意 广字头的字 姑娘家 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评头品足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