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13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
作者:阳枋 〔宋代〕
入秋烽火无虚日,
问谷寻岩陪隐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
忙中不觉年华易。
在秋季的烽火连天中,日子一天也没有空闲;
我在山谷中问询,寻求隐逸的伴侣。
水已冰冷,山深处的梅花已经盛开;
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岁月已经悄然流逝。
“梅已花”可联想到“梅花”在古诗词中的常见象征,代表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格。梅花在寒冬中开花,寓意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因时局动荡而选择隐居,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秋天的烽火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与不安的环境,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通过“问谷寻岩”的表述,诗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水冷山深的环境中,梅花已经绽放,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暗示着在逆境中仍存在的希望与生机。结尾一句“忙中不觉年华易”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使整首诗在宁静与忙碌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细腻地刻画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战争与隐逸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在浮躁生活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烽火”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隐逸”的理解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