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

时间: 2025-07-31 14:36:02

诗句

入秋烽火无虚日,问谷寻岩陪隐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觉年华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6:02

原文展示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
作者:阳枋 〔宋代〕

入秋烽火无虚日,
问谷寻岩陪隐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
忙中不觉年华易。

白话文翻译

在秋季的烽火连天中,日子一天也没有空闲;
我在山谷中问询,寻求隐逸的伴侣。
水已冰冷,山深处的梅花已经盛开;
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岁月已经悄然流逝。

注释

  • 烽火:战争的信号,指战乱时期。
  • 隐逸:隐居和逸乐,指追求清静、悠闲的生活。
  • 水冷山深:形容山中水冷,环境清幽。
  • 梅已花:梅花已经开花,象征着寒冷中仍有生机。
  • 忙中不觉年华易:在忙碌中不知不觉中岁月流逝。

典故解析

“梅已花”可联想到“梅花”在古诗词中的常见象征,代表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格。梅花在寒冬中开花,寓意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因时局动荡而选择隐居,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烽火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与不安的环境,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通过“问谷寻岩”的表述,诗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水冷山深的环境中,梅花已经绽放,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暗示着在逆境中仍存在的希望与生机。结尾一句“忙中不觉年华易”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使整首诗在宁静与忙碌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细腻地刻画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秋烽火无虚日: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感受到的紧迫感和日常生活的忙碌。
    • 问谷寻岩陪隐逸:表达了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渴求与自然为伴。
    • 水冷山深梅已花:突显出自然环境的变化,梅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忙中不觉年华易:体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问谷寻岩”和“水冷山深”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梅花的开放比作生命的坚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战争与隐逸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在浮躁生活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烽火:象征战乱与动荡,暗示着社会的不安。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山水:自然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烽火”主要指什么?

    • A. 和平时期
    • B. 战争的信号
    • C. 自然景观
  2. 诗人对“隐逸”的理解是?

    • A. 追求荣华富贵
    • B. 渴求安静、悠闲的生活
    • C. 冒险探索世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孤傲与坚韧,展示了诗人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得秤,送孟孺卿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一作生日)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 送宋牧仲下第归商丘 重修晴川阁 次麻竹师孝廉见赠原韵即以书感 肃清洞庭湖 克复岳州 牙屯堡军夜 谒余忠宣公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花雪 坟山 别别扭扭 衔舻 澡浴 忧国忘身 畏天知命 谋虚逐妄 刀字旁的字 私生子 示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行诡道 面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包含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