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4:06
原文展示:
何处难忘酒,元宵午夜天。
星灯交灿烂,人月斗婵娟。
巷陌联车骑,楼台咽管弦。
此时无一盏,奚以庆新年。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才会忘记喝酒的快乐呢?正值元宵的午夜时分,夜空中星灯交相辉映,明亮灿烂。人们与月亮共同争辉,各自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街巷中车马相连,楼台上传来悠扬的乐声。此时此刻,却没有一盏酒来庆祝新年,那又如何来欢庆呢?
注释:
- 何处:哪里。
- 难忘:难以忘怀。
- 元宵: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 午夜:深夜时分。
- 星灯:形容夜空中繁星的闪烁,像灯火一样。
- 斗婵娟:与月亮争辉,婵娟指美丽的月亮。
- 巷陌:街道,巷子。
- 联车骑:车马相连,形容热闹的场面。
- 咽管弦:乐声悠扬,形容乐器的声音。
- 奚:何,为什么。
典故解析:
-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欢乐。
- 人月斗婵娟:出自古诗对月亮的描写,形容人和月亮的美丽交相辉映,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士元,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新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元宵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节日欢庆的向往与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夜的美丽景象,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热烈追忆。开篇的“何处难忘酒”即点明了主题,酒不仅是欢庆的象征,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诗中描绘了星灯交辉、月亮争辉的美丽夜景,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细腻的意象交织,表现出对节日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此时无一盏,奚以庆新年”则转入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在热闹的氛围中却缺乏酒盏相伴的孤寂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难忘酒:在何处能忘记喝酒的快乐呢?表达了对饮酒欢聚的美好记忆。
- 元宵午夜天:正值元宵的午夜,暗示着节日的氛围。
- 星灯交灿烂:夜空中星星似灯火般闪烁,描绘了美丽的夜空。
- 人月斗婵娟:人和月亮相互辉映,展现出人间与自然的和谐美。
- 巷陌联车骑:街巷中车马相连,描绘了热闹的节日场景。
- 楼台咽管弦:楼台上传来的乐声,增强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 此时无一盏:此时却没有一盏酒,表露出孤独。
- 奚以庆新年:没有酒怎么来庆祝新年呢?引出对欢乐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灯”比作灯火,增强夜景的美感。
- 对仗:如“巷陌联车骑,楼台咽管弦”,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绘,营造出热闹的节日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佳节的美好追忆与对欢乐时光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酒:象征欢乐与团聚。
- 星灯:象征美好与希望。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车骑:象征热闹的节日场景。
- 乐声:象征节日的欢快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
“星灯交灿烂”中的“星灯”比喻什么?
A. 星星
B. 灯笼
C. 烟花
D. 月亮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
C. 愤怒
D. 感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对节日的思念与孤独,两首诗在情感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谢士元的诗更侧重于对欢庆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谢士元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