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3:0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辛替否 〔唐代〕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慈恩寺浮图时的壮丽景象。诗人提到慈悲的佛教教义影响着动植物,至德之人俯视深奥的哲理。从豫州出发,来到这初生的地方,登高望远仿佛接近了天界。白云在空中飞舞,阳光温暖着皇帝的衣袍。还有那秋日的野草,长久地沐浴在雨露之中。
作者介绍:辛替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佛教哲理的思考,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是应制而作,恰逢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佛教的慈悲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节日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宇宙的敬仰。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四联,描绘了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深刻联系。首联开篇便将“洪慈”和“动植”相联系,直接引入了佛教的慈悲思想,展现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随着诗句的展开,读者仿佛跟随诗人一起走向高处,俯瞰远方的景物,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清净与洒脱。中间两联以“白云”、“慧日”为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高空中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隐喻着智慧的启迪与光明的希望。最后的“别有秋原藿”,将视野从高空收回,回归自然生活,展现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结合佛教思想,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与情感的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佛教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深邃与情感的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洪慈”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佛教的慈悲
c) 人类的道德
诗人登高的目的是什么?
a) 观赏风景
b) 接近天界
c) 参加节日活动
“白云飞御藻”这一句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自由
b) 权力
c)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替否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均在重阳节时表达对自然和亲人的思念,但辛替否更注重佛教哲理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显人文关怀,情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