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6
闲倚琐窗工绣。春困两眉频皱。独自下香街,攀折画桥烟柳。晴昼。晴昼。偏称玉楼歌酒。
我闲靠在小窗前,手工绣花。春天的困倦使得我的眉头频频皱起。独自走下香街,攀折画桥边的烟柳。阳光明媚的白天,正好适合在玉楼里歌唱和饮酒。
“香街”和“烟柳”都是描绘春天美景的意象,体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柔美。“玉楼”则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繁华与酒色之地,隐含着人生的享乐与暂时的欢愉。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描绘生活中的小景和人情世故为主,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这首《宴桃源》创作于宋代,那个时代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使得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陈允平在这首诗中,反映了春日的懒惰与享乐,表现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宴桃源》通过闲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的“闲倚琐窗工绣”,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一种静谧的美好时光。接着,诗人提到春困,使眉头频皱,隐含着春天的慵懒与无奈。这种困倦感与后面“晴昼”形成对比,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享受春日的美好,又感受到生活的压迫。
“独自下香街,攀折画桥烟柳”,这句话富有生动的画面感,香街的繁华和柳树的摇曳形成了一种温柔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似乎在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最后的“偏称玉楼歌酒”,则是对生活享乐的渴望与追求,玉楼的歌声与酒杯的碰撞,象征着生活的欢愉与瞬间的美好。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生活的向往和享乐,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闲倚琐窗工绣”描绘的情景是什么?
“春困两眉频皱”中的“春困”指的是什么?
“晴昼”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享受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孤独与高远的情怀,而《宴桃源》则更侧重于春日的温柔与细腻的生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