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1:16
壮汉背黧脸黑,炎阳暴雨勤耕。
年年丰收腹空鸣。自怨命中注定。
不是命中注定,只因暴敛苛征。
官僚恶习气焰腾。何处为民请命。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炎热的阳光和暴雨中辛勤耕作的情景,壮汉的背影和黝黑的脸庞体现了他们的辛劳。然而,尽管年年丰收,肚子里却常常感到空虚,感叹自己命运的无奈。诗人指出,这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因为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僚的恶习,农民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最后,诗人发问,哪里有人能为百姓请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其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对农民困境的关注,类似于杜甫、李白等诗人的作品,揭示了社会不公与民生苦难。
作者介绍:
邱及,现代诗人,关注社会现实,作品多以田园生活和农民生计为题材,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生存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诗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西江月·田园所见》通过一位壮汉在炎阳和暴雨中辛勤耕作的形象,揭示了当代农民的困境。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生动而真实,表现了农民尽管年年丰收,却依旧感到生活的空虚和无奈。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辛劳与奉献,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与无力。
诗人在表达这些情感时,采用了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农民的艰辛与无奈。尤其是“不是命中注定,只因暴敛苛征”一联,直指社会的根源问题,揭示了官僚体制对农民生活的压迫,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求。
最后一句“何处为民请命”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改变现状的呼唤。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农民的苦难生存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人们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壮汉”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A. 富裕的农民
B. 辛勤劳作的农民
C. 官僚
D. 懒惰的人
“年年丰收腹空鸣”反映了农民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贫困
C. 生活安逸
D. 生活幸福
诗人对官僚的态度是什么?
A. 尊重
B. 批判
C. 不在乎
D.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邱及的《西江月·田园所见》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关注社会民生,然而邱及的作品更为直接,揭示当代农民的困境,而杜甫则更倾向于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国家动荡。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社会的关注。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西江月·田园所见》这首诗的意蕴与情感,促进对当代诗歌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