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2:35
内丹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太极虚空亦有根,
打开关捩是何人。
丹田旋转乾坤橐,
碧海循环日月轮。
久矣我前曾有我,
悠哉身外岂无身。
分明好个通天窍,
只要时人认得真。
太极的虚空之中也有根基,
打开这道关口的究竟是谁呢?
丹田在旋转,像是乾坤在转动,
碧海在循环,日月如轮。
我在很久之前曾有过我,
悠闲地说,身外并非没有身。
这分明是一个通向天际的窍门,
只要当今之人能够认得真。
本诗涉及道教的内丹修炼思想,强调了内在修炼的重要性,以及对宇宙和自身的感悟。太极、丹田等概念在道教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修行者对自身和自然的深度理解。
作者介绍:吴龙翰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道教思想为主,作品多反映内丹修炼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道教修炼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表达了对宇宙、生命和自我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修炼的关注。
《内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道教内丹修炼的理解。开篇的“太极虚空亦有根”,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暗示着即使在看似无形的虚空中,也存在着某种根本的东西,这是对宇宙深层次的探索。而“打开关捩是何人”,则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究竟谁能领悟到这种深邃的道理,启示了修行者需具备的智慧与洞见。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丹田旋转”“碧海循环”等意象,将内在修为与外部宇宙的和谐统一具体化,展示出一种动态的生命观。诗中通过“久矣我前曾有我”的自省,表明了作者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与此同时,身外岂无身的提法则进一步深化了“我”与“他”之间的关系,突显了个体与宇宙的交融。
最后两句“分明好个通天窍,只有时人认得真”,总结了整个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对真理的认知与把握,体现了对人性与宇宙关系的洞察。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一种修炼的启示,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在于探讨个体的内在修为与宇宙的关系,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诗中提到的“太极”象征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宇宙的本源
C. 时间的流逝
D. 社会的繁荣
“悠哉身外岂无身”想表达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个人与外界的关系
C. 物质的丰富
D. 个人的孤独
诗中“分明好个通天窍”暗示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C. 修行的艰难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都探讨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但《内丹》更侧重于内修与哲理的探讨,而《静夜思》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