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2
贺新郎·那得身无事
作者:冯取洽 〔宋代〕
那得身无事。问双溪老子,而今万缘空否。
正使尘劳偿未了,毕竟难昏灵府。
已笑唾功名如土。五十九年风雨过,
算非非是是何须数。
垂老也,信缘度。
绿阴朱夏回清暑。
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
方念生初增感慨,
谁寄乐章新语。
知是我花庵庵主。
一别三年惟梦见,
定何时相对倾琼醑。
惊世路,有豺虎。
这世上怎会有无事可做的人呢?我问双溪的老子,如今万事是否都已空无?
即便尘世的劳碌还未结束,毕竟难以让我的灵魂昏沉。
我已经笑着把功名视作尘土。在这五十九年的风雨之中,
何必再去斤斤计较是非对错呢?
到了垂暮之年,我相信命运的安排。
绿荫和朱夏又回到了清凉的暑日。
叹息着病来酒杯怯于流霞,轻扇着白色的羽扇。
我刚想起生命的初始,感慨万千,
谁来寄送乐章的新词呢?
我知道我是花庵的庵主。
自从一别三年,只在梦中见过,
不知道何时才能相对举杯畅饮美酒。
惊世的路途上,充满了豺狼与虎豹。
作者介绍:冯取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尘世纷扰的反思。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逐渐看淡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词通过问答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便以“那得身无事”引入,表达了对世事繁杂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尘劳”和“灵府”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已然看淡功名,将其比作“土”,表明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在描绘自然时,诗人运用了“绿阴朱夏回清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而“叹病来觞怯流霞”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暗示时光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整首词虽然有些沉重,但在最后一两句中仍能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向往,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冯取洽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与人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双溪老子”指的是谁?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绿阴朱夏”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