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19
美葛子熙
作者: 李存 〔明代〕
临川葛生朴且文,负檐有力能辛勤。
家贫妻死母又老,短窗挟策长云云。
忽思句读送日月,曷若江湖劳骨筋。
高碑大碣处处有,篆楷草行兼八分。
昼长院静手自打,襟袂染煤常若熏。
旁搜远取到川陕,况乃闽浙江之濆。
通都大邑逢好事,罗列古雅逾玑濆。
相酬金帛不论直,岂比市井争钧斤。
收藏图书家若府,下者秦汉高华勋。
春初过我因细论,绝胜待食如牢赩。
四方达士一时见,野店浊醪常半醺。
顾余发齿久希豁,脱简尚阅徒逢芸。
何当一竹两芒裛,共逐溪山秋半云。
临川的葛藤生长得朴素而文雅,屋檐下的柴扁有力而勤劳。
我家贫困,妻子去世,母亲又老,短窗旁夹着书本,长长的云烟飘荡。
忽然想起书卷读物随日月流逝,何不去江湖间辛苦劳作以强健筋骨。
高大的碑石和石刻到处都有,篆书、楷书、草书和八分体皆可见。
白天漫长,院子静谧,双手自觉地在打磨,衣襟沾染煤灰常常如熏。
在遥远的地方寻找书籍,尤其是川陕,甚至闽浙之地。
大城市中遇到好事,古雅的物件更显珍贵。
相互赠送金银不论价值,难道比起市井中争斗斤两更有意义?
收藏图书的家如官府,书籍更是秦汉时期的高华之作。
春初我经过你处细细讨论,远胜过在牢中等待食物。
四方的达士一时相聚,乡野酒馆中的浊酒常常令人微醺。
我年纪大了,头发和牙齿都稀少,放下书本仍然偶尔遇见芸香。
什么时候能带着竹子和两根芒草一起,追逐溪山间的秋云呢?
作者介绍:李存,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艰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渴望。
《美葛子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矛盾和对理想追求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现状的反思。开篇就以“临川葛生朴且文”引入,展示了自然的朴实与文雅,隐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家庭的困境,妻子的去世和母亲的衰老,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无奈。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读书的思考,认为书卷与日月同逝,不如去江湖中劳作来强健身体。此处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实践的辩证思考,认为实践能带来更直接的价值和体验。
后半部分则通过古碑石和书法字体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渴望和对古雅事物的追求,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重视,认为金钱与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知识和文化才是有价值的。最后,以“何当一竹两芒裛,共逐溪山秋半云”收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在艰难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文化知识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临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知识的态度是怎样的?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高碑大碣”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