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4:49
原文展示: 携锄凿破南山云,种来修竹凌青冥。参天引风挺苍玉,匝地印月筛黄金。清瘦何妨惟却俗,净扫胸中尘万斛。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
白话文翻译: 带着锄头凿开南山的云,种下的修竹高耸入青天。它们像苍玉一样挺立,引风参天,月光洒下,如同黄金筛过。清瘦又何妨,只为了摆脱世俗,心中尘埃被扫净万斛。何时能制作出十二根竹笛,吹奏出凤凰来仪的曲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约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宋代诗人。他以清高自守,不慕荣利,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山种竹的情景,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谢枋得隐居南山时期,通过对种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种竹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携锄凿破南山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种竹的场景,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参天引风挺苍玉,匝地印月筛黄金”则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竹子以高洁的形象,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清高。最后两句“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则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通过竹笛吹奏出凤凰来仪的曲调,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种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通过对竹子和月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携锄凿破南山云”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作者在南山种竹 B. 作者在南山采药 C. 作者在南山观云 答案:A
诗中“参天引风挺苍玉”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中“何当裁制十二个”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制作竹笛 B. 种植竹子 C. 观赏竹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