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38:20
昨夜天孙罢锦梭。轻槎无恙到明河。
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
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
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
昨夜天上的织女结束了她的织锦工作,轻快的小舟平安地驶向明河。
经过几次私下的低语,我对这份情感十分珍重,再次尝试真心是否会被轻视与责备。
我羞愧于月亮的姐姐,躲避那只鹦鹉。美人频频询问我昨夜的情况。
最让我怜惜的,是那只蝴蝶被惊吓得心神不宁,这让我想起庄周的梦境,似乎有些许相似。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活在明朝时期,以才情出众著称。其诗词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董以宁的生活中,表现了她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结合了古代的神话与个人情感,寄托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鹧鸪天•昨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敏感与思考。开篇提到“昨夜天孙罢锦梭”,以织女的形象引入,暗示爱情的美好与脆弱。接着“轻槎无恙到明河”,描绘出一种轻快与平安的意境,表明诗人对爱情的期望与祝福。
在诗的中间部分,几句“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揭示了爱情中的隐秘与脆弱,表达了对真诚与信任的渴望与担忧。接下来的“羞月姊,避鹦哥”,则通过对嫦娥与鹦鹉的意象,表现了对他人目光的敏感与自我保护的心理。
最后两句“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则通过蝴蝶的惊慌与庄生梦境的比喻,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对梦幻的向往,蕴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灵动而深邃,既有对爱情美好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爱情中的细腻情感,表达了对真爱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入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与古代文学、神话传说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文化厚度。
诗词测试:
“天孙”在诗中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轻槎”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蝴蝶”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