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23
鹧鸪天
豆蔻梢头春意浓。
薄罗衫子柳腰风。
人间乍识瑶池似,
天上浑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云松。
背人欲整又还慵。
多应没个藏娇处,
满镜桃花带雨红。
全诗翻译:
在豆蔻花的尖头,春意盎然;
穿着薄罗衫的她,像柳腰在风中摇曳。
人间初见的美如瑶池,
天上似乎也怀疑月宫是空的。
她的眉如黛,发髻如云松,
背着人想要整理,却又显得懒惰。
或许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藏娇,
镜中映出桃花,带着点点雨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瑶池”出自《山海经》,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仙境和美好。诗中提到的“月殿”也与神话传说相关,增强了诗的浪漫色彩。
作者介绍:
张孝忠,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优雅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憧憬与思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鹧鸪天》是一首描绘春天与青春美丽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以“豆蔻梢头春意浓”点明了时节的主题,选择豆蔻作为意象,不仅表明了春天的来临,更暗示了少女的青春与娇嫩。
接下来的“薄罗衫子柳腰风”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身姿,轻盈而柔美,仿佛春风中的柳枝,给人一种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印象。诗中“人间乍识瑶池似,天上浑疑月殿空”引入了神话意象,使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不仅限于人间,而是超越现实,升华到仙境般的美好。
在描写女子神态时,诗人用“眉黛小,髻云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妩媚与娇羞,而“背人欲整又还慵”则透露出一种懒惰与无奈,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的“多应没个藏娇处,满镜桃花带雨红”不仅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桃花的“带雨红”象征着泪水与爱情的苦涩。整首词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透出一丝惆怅的情感,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女子的美丽,表达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与青春的渴望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豆蔻”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青春少女
c) 春天的风
“满镜桃花带雨红”中“带雨红”意指什么?
a) 颜色鲜艳
b) 带泪的美丽
c) 清新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瑶池”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仙境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忠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春天的描写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张的词更偏向于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而李的词则更多展现了对过往的思念与感伤。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鹧鸪天》这首词的美丽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