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21
虞美人
十年花底承朝露。
看到江南树。
洛阳城里又东风。
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
应恨人空老。
心情虽在只吟诗。
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这十年来,我在花下承接晨露。
看见江南的树木。
洛阳城中又迎来了东风。
桃花未必能再像往年那样红艳。
等到胭脂醒来时,春天才显得美好。
应当怨恨人徒然变老。
虽然心情依然,只能吟唱诗句。
白发的刘郎辜负了可怜的桃花枝。
生僻字和词语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90年-约1136年),字梦得,号渔隐,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经历人生变迁之际,感受到岁月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丽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以桃花的盛开为背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开头“十年花底承朝露”,以晨露为引子,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也象征着年轻时的纯真。在描绘江南美景的同时,诗人流露出一丝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
“胭脂睡起春才好”,进一步强调了美丽在时光中逐渐消逝的主题,正如女子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诗中提到的“应恨人空老”,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无奈,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哲学思考。尽管心中仍有情感的寄托,但“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的结尾,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了高潮,表现出诗人对青春失去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象到个人情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情的微妙变化,这是陈与义词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白发刘郎”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