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诗一首

《诗一首》

时间: 2025-05-04 03:22:31

诗句

迥与群芳异,含芳向暮春。

不如松柏木,常保岁寒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31

原文展示:

迥与群芳异,含芳向暮春。
不如松柏木,常保岁寒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与万花不同,虽然在春天的暮色中仍散发着芳香,但我不如松柏那样,能够在寒冷的岁月中常保常新的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同、独特。
  • 群芳:众多的花朵。
  • 含芳:散发芳香。
  • 暮春:春天的末尾。
  •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坚韧和长青。
  • 岁寒新:在寒冷的季节中保持常新的状态。

典故解析:

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常青,一直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与花卉相比,松柏在冬季的冷风中仍然屹立不倒,寓意着一种高尚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旦,字宗道,号澹庵,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和政治,作品多以咏物、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旦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经历了世事的浮沉后,诗人更倾向于表达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诗歌鉴赏:

王旦的这首诗通过对比花朵与松柏,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万花齐放的春天虽然美丽,但它们往往短暂,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而松柏则以其坚韧的特性,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生机,象征着一种持久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王旦对自然的观察,也折射出他对人生态度的追求。诗中用“含芳向暮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而“常保岁寒新”则展现了松柏的坚定与永恒,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清新而又略显忧伤,诗人对短暂美好的无奈与对坚韧不拔的崇敬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迥与群芳异:我与众多花朵是如此不同,暗示诗人自我独特的精神追求。
  2. 含芳向暮春:虽然我在春天的末尾仍然散发着芳香,表达了一种虽美但短暂的生命状态。
  3. 不如松柏木:不如松柏那样坚韧,表示对自身局限的自省。
  4. 常保岁寒新:松柏能够在寒冷的季节中保持生机,寓意着一种持久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花与松柏的对比,衬托出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 比喻:松柏象征着高尚品格,而花朵则象征短暂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倡导一种坚韧不拔、持久常新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品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芳:象征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久。

这些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松柏常被用来比喻忠贞、高洁的品质,而花朵则体现了青春的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旦的“迥与群芳异”中,“迥”字的意思是?

    • A. 相同
    • B. 不同
    • C. 美丽
  2. 松柏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短暂
    • B. 坚韧
    • C. 变化
  3. 诗中提到的“含芳向暮春”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生命的长久
    • C. 生命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旦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提倡一种归隐、淡泊的生活态度。二者都通过自然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的深思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宋中道挽辞 昼寝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金山三首 其一 王中甫学士挽辞 强起 次韵和甫咏雪 同学一首别子固 汀沙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疾 不以辞害志 诫莫若豫 慎以行师 生财之路 提土旁的字 小过年 生聚教养 丽结尾的成语 阜字旁的字 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包含绻的词语有哪些 世代书香 龠字旁的字 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饮 真珠船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