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44
一卷松陵稿仅存,
前贤手泽重彝尊。
栽花东浙留遗爱,
削草南台答圣恩。
早料长蛇能起雾,
可堪缇骑遽临门。
孤忠岂为成名地,
执简频年枉叩阍。
这卷松陵的文稿只剩下这一份,
前人的笔迹令人倍感珍重。
在东浙栽花,留下了无尽的恩情,
在南台修剪草木,以报答圣恩。
早就预料到长蛇能在雾中起舞,
怎能承受缇骑(红色马车)突然到访的压力?
孤独的忠诚岂是为了成名之地,
我在门前频频叩响,却徒劳无功。
沈桂芬(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题。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前贤墨迹的感怀之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圣恩”,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反映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遗迹的追忆,展现了沈桂芬对文学与忠诚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松陵”引入,暗示了诗人对诗稿的珍视。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前贤的敬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尊重。在“栽花”和“削草”的意象中,诗人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铭记。
在描绘个人境遇时,诗人以“长蛇能起雾”作比,显示出对复杂局势的预见;而“缇骑遽临门”则暗示了突如其来的压力与困扰,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愈加显露。最后,诗人明确表示“孤忠岂为成名地”,不求名利的忠诚,反映出一种高洁的品格与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意与对现实的思考,构成了一幅深刻的人生画卷。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古代文人忠诚与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深思,体现出一种忠贞不渝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松陵”指的是哪个地区?
“孤忠岂为成名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栽花”和“削草”主要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