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时间: 2025-04-26 07:08:24

诗句

烟草里门秋,暮气幽人宅。

遥知金轮升,户牖粲虚白。

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

连曹属解鞚,一饭已扫迹。

馀膻未洁鼎,傲鼠已出额。

铜英洗病眼,乌舄畏断册。

已为儿辈翁,兹事岂不迫。

昔见羡门生,童子身三尺。

捐家问道要,颛声不好剧。

颇观鸟迹书,保气如保璧。

贪饵投祸罗,煎丝废前绩。

上惭玄元教,溘死有馀责。

浊镜在两眸,看朱忽成碧。

当时方瞳叟,变灭云雾隔。

肝劳忧久痼,瞑坐救昏幕。

尚须文字间,侵尽百年客。

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24

原文展示: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烟草里门秋,暮气幽人宅。
遥知金轮升,户牖粲虚白。
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
连曹属解鞚,一饭已扫迹。
馀膻未洁鼎,傲鼠已出额。
铜英洗病眼,乌舄畏断册。
已为儿辈翁,兹事岂不迫。
昔见羡门生,童子身三尺。
捐家问道要,颛声不好剧。
颇观鸟迹书,保气如保璧。
贪饵投祸罗,煎丝废前绩。
上惭玄元教,溘死有馀责。
浊镜在两眸,看朱忽成碧。
当时方瞳叟,变灭云雾隔。
肝劳忧久痼,瞑坐救昏幕。
尚须文字间,侵尽百年客。
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

白话文翻译:

在烟草缭绕的秋天,暮色笼罩着这人家。
遥远的地方,太阳正在升起,窗户透出明亮的光。
风将云驱散,市井的声音逐渐平息。
连曹的马车已经离去,一顿饭后,踪迹全无。
锅里的膻味尚未散去,傲慢的老鼠已露出头。
铜镜洗净了病眼,乌鸦也畏惧翻书。
我已成为孩子们的长辈,这件事情难道不着急吗?
曾经看到羡慕的门生,年轻时身材修长。
他抛弃家业追求道理,声音却又不愿剧烈。
我常常观看鸟迹的书,像保护美玉那样珍惜真气。
贪图饵食而招致祸害,煎熬丝线却废弃了前程。
我感到愧对玄元的教诲,死去后还有许多责任。
浑浊的镜子在眼前,看红色忽然变成了绿色。
当时我还是个瞳叟,变幻之间云雾隔绝。
由于劳累和忧愁,久病难愈,坐着沉思拯救昏暗。
还需要文字间的交流,才能打破百年的孤客。
并非图谋秋毫之利,而是要分清谷物的真伪。

注释:

  • 烟草:指烟雾或烟气,形容秋天的烟霭。
  • 金轮:指太阳。
  • 户牖:窗户。
  • 曹属:指马车。
  • :指肉类的腥味。
  • 铜英:指铜镜。
  • 玄元教:道教的教义。
  • 瞳叟:形容年老眼花的人。
  • 秋毫:细微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商,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于词的创作,代表作有《兰亭集序》等。周邦彦的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邦彦晚年,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专心阅读,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理想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开篇的“烟草里门秋”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给人以一种幽静的感受。接着,通过“遥知金轮升”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光辉岁月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社会喧嚣的厌倦。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已成为年长者,面临着人生的种种责任和压力。

全诗最后,诗人希望通过文字沟通打破百年的孤独,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世事变化的思考。这种对文字和交流的渴望,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周邦彦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草里门秋:秋天的烟霭弥漫,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2. 暮气幽人宅:暮色笼罩着人家,幽静而宁静。
  3. 遥知金轮升:虽然身处幽暗,仍可感知太阳的升起。
  4. 户牖粲虚白:窗户透出明亮的光,照亮了房间。
  5. 风驱云将来:风将云朵驱散,清晰的天空逐渐显现。
  6. 市声落几格:城市的喧嚣声逐渐消失,夜晚的宁静来临。
  7. 连曹属解鞚:马车已经离去,生活的忙碌已成往事。
  8. 一饭已扫迹:一顿饭后,所有的痕迹都已消失。
  9. 馀膻未洁鼎:锅里的腥味尚未散去,暗示生活的琐碎。
  10. 傲鼠已出额:老鼠的出现表现了生活的困扰。
  11. 铜英洗病眼:看似简单的铜镜,实际上承载了许多历史与回忆。
  12. 乌舄畏断册:乌鸦的警惕象征着对未知的恐惧。
  13. 已为儿辈翁:已成为孩子的长辈,感到时光的流逝。
  14. 兹事岂不迫:面对责任与时间的紧迫。
  15. 昔见羡门生:回忆年轻时羡慕的学子。
  16. 童子身三尺:描绘年轻时的样子。
  17. 捐家问道要:放弃家庭追求真理。
  18. 颛声不好剧:对世俗的批判,声音却不愿剧烈。
  19. 颇观鸟迹书:常常关注鸟的行迹,珍惜知识。
  20. 保气如保璧:如同珍惜美玉般珍惜生命的真气。
  21. 贪饵投祸罗:贪婪会导致祸害。
  22. 煎丝废前绩:细致的工作却导致前途的废弃。
  23. 上惭玄元教:对道教教义的愧疚。
  24. 溘死有馀责:死后仍然有许多责任。
  25. 浊镜在两眸:眼前的浑浊镜子象征着迷茫。
  26. 看朱忽成碧:红色变成绿色,象征变化无常。
  27. 当时方瞳叟:曾经的我,现在的我。
  28. 变灭云雾隔:中间的隔阂与变化。
  29. 肝劳忧久痼:因忧愁而劳累,久病成痼。
  30. 瞑坐救昏幕:静坐思考以拯救昏暗的生活。
  31. 尚须文字间:仍需通过文字来沟通。
  32. 侵尽百年客:消磨百年的孤独与寂寞。
  33. 非图瞩秋毫:并非只想要微小的利益。
  34. 所要分菽麦:希望能分辨真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浊镜在两眸”形象地表达人生的迷茫。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乌舄畏断册”赋予乌鸦人性化的情感,突显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责任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我反省,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草: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迷茫。
  • 金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希望。
  • 铜镜:象征自我反思与过去的回忆。
  • 鸟迹:象征知识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草里门秋”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烟雾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花

  2. 诗中提到的“铜镜”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我反思
    C. 权力
    D. 美丽

  3.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什么? A. 轻视
    B. 愤怒
    C. 无奈与感慨
    D. 满足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邦彦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但周邦彦更为细腻,注重内心情感的刻画,而李白则更加豪放,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两者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邦彦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酬哥舒大见赠 又答贺客 天津桥 题笼鹤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一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 赠内子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座上作。 秋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粟陈贯朽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贫嘴滑舌 忧心如薰 屋乌之爱 寻取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鼎字旁的字 包含辕的成语 鱼字旁的字 鹊洲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胡行乱闹 疾便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黏吝缴绕 黹字旁的字 刻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