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26:51
作者: 姚燮 〔清代〕
丛青窅翠无昏昼,
危崖倒悬樵径。
箐古啼鼯,
梁回啸狖,
隔断人间烦听。
白云远近。
问谢逝刘亡,
更谁高隐。
忽击空钟,
乱山浩莽去千顷。
银涛如线走壁,
感今淘古涤,
眇眇何尽。
删梦皈仙,
逃喧向寂,
旧味几堪回省。
筇边瘦影。
想浥雨眉寒,
梳风带冷。
绀碧楼台,
画桃天际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幽雅的山林环境。青翠的山峦在白天显得格外明亮,危险的悬崖上有着樵夫的踪迹。古老的树林里,啼叫的鼯鼠与回响的猿啸,隔断了人世间的烦扰与喧嚣。白云在远近之间飘荡,我在思问谢安与刘彦卿,他们已然逝去,谁又能隐居于此?突然,空灵的钟声响起,回荡在浩瀚的山群中,似乎向千里之外延展。银色的波涛在山壁上流动,感慨如今淘洗古今,何处是尽头?删去的梦境归于仙境,逃离喧嚣走向宁静,往日的味道又能回忆几分?在拐杖旁,瘦弱的身影显得孤单。我想起雨中眉头微寒,风中寒意袭人。绀青色的楼台与桃花相映,夜幕降临在天际。
作者介绍: 姚燮(1642-1716),清代诗人,字梦阮,号韵阮。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主张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燮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齐天乐 题苏芝樵》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的诗作,姚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的山林世界。开篇描绘青翠的环境,营造出无昼夜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中对动物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自然的生动感,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着,诗人回忆历史隐士,感叹往昔的逝去,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空钟的声响,打破了幽静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浩渺山川的思考。银涛如线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动态美,带有一种流动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感慨。
最后,诗人用“删梦皈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展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助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构建出一种超然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隐士是?
A. 李白
B. 谢安与刘彦卿
C. 杜甫
诗中“银涛如线”所描绘的意象是?
A. 山脉的高耸
B. 波涛的流动
C. 白云的飘荡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A. 拟人与对仗
B. 排比与夸张
C. 反复与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