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溪访角子大师

《柳溪访角子大师》

时间: 2025-05-07 17:22:32

诗句

深隐何尝混鹿群,一湾流水一鬘云。

溪边菜叶谁曾见,屋后瓜畦半自耘。

雨过疏林无虎迹,春回空谷有兰芬。

休将道眼轻尘劫,行见镫王座欲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2:32

原文展示

柳溪访角子大师
作者: 释今足 〔明代〕
深隐何尝混鹿群,一湾流水一鬘云。
溪边菜叶谁曾见,屋后瓜畦半自耘。
雨过疏林无虎迹,春回空谷有兰芬。
休将道眼轻尘劫,行见镫王座欲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中提到深藏在偏僻之地的隐士,像鹿群一样难以被人群所混淆,溪水流淌,云雾缭绕,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溪边的菜叶和后院的瓜田,似乎无人问津,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雨后稀疏的树林里没有老虎的痕迹,春天回到空谷,兰花芬芳四溢,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诗人最后提醒自己,不要轻视尘世的纷扰,暗示对世俗权位的渴求与反思。

注释

  • 深隐:深藏,隐居。
  • 混鹿群:混在鹿群中,形容隐居的生活。
  • 鬘云:云雾缭绕,形容自然美景。
  • 菜叶:指溪边的菜叶,象征乡村生活。
  • 瓜畦:瓜田,指后院的种植。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虎迹:老虎的踪迹,象征危险。
  • 兰芬:兰花的香气,象征美好与生机。
  • 道眼:道教的智慧,眼光。
  • 尘劫:尘世的纷扰与困扰。
  • 镫王座:比喻世俗的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足,明代诗人,以禅宗思想为基础,倡导隐逸生活,注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他的作品多描写隐居生活的宁静,体现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助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与境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自然之美。开篇以“深隐何尝混鹿群”引入,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疏离。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流动的溪水与缭绕的云雾,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画面。诗中的“溪边菜叶”和“屋后瓜畦”,展现了隐士的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

后半部分,诗人以“雨过疏林无虎迹”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的安全与宁静,暗示此地没有外界的威胁。随后的“春回空谷有兰芬”,则是对生命复苏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的向往与感悟。最后一句“休将道眼轻尘劫”,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轻视世俗的诱惑与纷扰,表露出一丝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隐藏着深邃的哲理与内心的挣扎,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世俗权位的反思,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深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隐何尝混鹿群:暗示诗人深藏于世,不与世俗混为一谈。
  2. 一湾流水一鬘云:描绘自然景色,流水与云雾相互辉映,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溪边菜叶谁曾见:表现隐士生活的简单与自给自足,极少有人关注。
  4. 屋后瓜畦半自耘:说明隐士在后院种植瓜果,体现出一种独立自足的生活方式。
  5. 雨过疏林无虎迹:雨后树林清幽,没有老虎的踪迹,意指安全宁静。
  6. 春回空谷有兰芬:春天回归,山谷中兰花盛开,象征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7. 休将道眼轻尘劫:劝诫自己不要轻视尘世的纷扰,提醒要保持清醒。
  8. 行见镫王座欲分:暗示对权位的渴望与世俗的诱惑,体现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边菜叶”、“屋后瓜畦”,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比喻隐士的生活状态。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雨过疏林无虎迹,春回空谷有兰芬”,通过排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对世俗纷争的反思。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展现了隐士的独立与自足,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清澈与宁静,暗示隐士的生活状态。
  • 菜叶:代表自给自足的生活。
  • 兰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复苏。
  • 虎迹:象征外界的威胁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隐何尝混鹿群”意指: A. 诗人隐居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喜爱鹿群
    C. 诗人对自然的描写

  2. “春回空谷有兰芬”中的“兰芬”象征: A. 财富
    B. 美好与生机
    C. 问题与困扰

  3. 诗人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A. 不要轻视世俗的纷扰
    B. 要努力追求权位
    C. 忘记世俗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隐居赋》 by 陶渊明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 《山居秋暝》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隐士的生活态度。

粗略解读

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释今足的诗歌更着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权位的反思,而陶渊明则呈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生活态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城送客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与李公择道中见两客布衣班荆而坐对戏弈秋因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观化十五首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观伯时画马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以潞公所惠拣芽送公择次旧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眷眷不忘 包含燎的成语 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英才大略 救应 包含隋的词语有哪些 槁木死灰 字字珠玑 睦爱 巳字旁的字 大烹五鼎 遥以心照 龠字旁的字 同年会 用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差科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