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4
人间无处著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
习气犹馀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这世间没有地方可以安放我们这些人,只能在飞泉和苔藓石边徘徊。
习气仍然留存于虚无的诗赋中,令人感到猿鹤怨恨这风烟迷蒙的景象。
“猿鹤怨风烟”可理解为古人对自然的感叹和对生活无常的思考。猿和鹤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志趣与孤独,表现作者对人世间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远的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纷扰的超脱。
《寄题赵德成东岩》系列诗作是在方岳游览东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方岳在《寄题赵德成东岩 其二》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间困顿的感慨。首句“人间无处著我辈”直接点出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感,反映出作者在纷扰的尘世中难以找到归属感的无奈。紧接着以“飞泉藓石边”描绘出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依恋。这里的“飞泉”与“藓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作者心灵归宿的寄托。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反思,“习气犹馀子虚赋”展现了对生活习惯的无奈与反思,认为即使在自然中也难以逃避内心的纷扰。最后“苦令猿鹤怨风烟”则将猿鹤的哀怨与自然的风烟结合,形成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到一丝苦涩。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矛盾,展现了作者在纷繁世事中的孤独与超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世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透过对孤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我辈”指的是谁?
“飞泉藓石边”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习气犹馀子虚赋”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