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9
原文展示:
势压平湖四面佳,好风明月是生涯。
鲸鲵背上浮三岛,菡萏香中放两衙。
屏列已疑云母净,帘垂不待水精奢。
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湖畔景象,四周风景宜人,风和月成为生活的常态。诗中提到鲸鲵背上浮现的三座岛屿,以及在菡萏花香中开放的两处官署。屏风排列得如同云母般洁净,帘幕垂下不需水精装饰。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认为自己的生活乐趣可以嘲笑那些终日只为家族利益忙碌的元丞相。
注释:
- 势压平湖:形容湖面平静,四周风景优美。
- 好风明月:指美好的自然环境,风和月。
- 鲸鲵背上浮三岛:比喻湖中的三座小岛。
- 菡萏香中放两衙:菡萏即荷花,两衙指两处官署。
- 云母净:形容屏风洁净如云母。
- 水精奢:水精即水晶,形容帘幕的奢华。
- 元丞相:指当时的丞相,这里用作比喻,指那些只为家族利益忙碌的人。
诗词背景:
钱公辅是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观赏湖景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畔画卷。诗中“势压平湖四面佳”一句,即刻勾勒出一个宽广而平静的湖面,四周风景如画。“好风明月是生涯”则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象征诗人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后文通过“鲸鲵背上浮三岛”和“菡萏香中放两衙”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最后两句“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显示了其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首句“势压平湖四面佳”,通过“势压”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宽广和平静,同时“四面佳”则概括了四周风景的美丽。
- 第二句“好风明月是生涯”,用“好风明月”来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简洁而富有诗意。
- 第三句“鲸鲵背上浮三岛”,运用比喻手法,将湖中的小岛比作鲸鲵背上的岛屿,形象生动。
- 第四句“菡萏香中放两衙”,通过“菡萏香”来营造一种宁静而芬芳的氛围,同时“放两衙”则暗示了官署的存在。
- 第五句“屏列已疑云母净”,用“云母净”来形容屏风的洁净,富有想象力。
- 第六句“帘垂不待水精奢”,通过“水精奢”来强调帘幕的华丽,但诗人却认为不需要这样的奢华。
- 最后两句“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显示了其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 鲸鲵背上浮三岛:这一意象通过比喻,将湖中的小岛比作鲸鲵背上的岛屿,形象生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层次感。
- 菡萏香中放两衙:菡萏即荷花,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芬芳的氛围,同时“放两衙”则暗示了官署的存在,形成了一种对比。
- 云母净:这一意象用云母的洁净来形容屏风,富有想象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 水精奢:这一意象通过水精的华丽来强调帘幕的奢华,但诗人却认为不需要这样的奢华,显示了其超脱世俗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鲸鲵背上浮三岛”中的“鲸鲵”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鲸鱼和鲵鱼
B. 湖中的三座小岛
C. 湖中的大鱼
D. 湖中的岛屿
-
诗中“好风明月是生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生活
B. 与自然和谐共处
C. 追求官场成功
D. 追求物质享受
-
诗中“此心会笑元丞相”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什么态度?
A. 羡慕
B. 批判
C. 理解
D. 同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钱公辅的《众乐亭二首》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钱公辅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公辅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钱公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