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31
桂林好,万绿裹湖亭。
杉树楼台诗里梦,
芙蓉池馆画中行。
何处棹歌声。
桂林真好,湖边的亭子被万绿环绕。
杉树和楼台是诗中的梦,
芙蓉池和馆子是画中的游览。
不知哪里传来划船的歌声。
作者介绍:黄咏雩,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64年,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桂林美景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桂林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心中对这一美丽地方的热爱。首句“桂林好,万绿裹湖亭”便以生动的视觉画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随后的“杉树楼台诗里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感,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诗中的“芙蓉池馆画中行”则通过视觉艺术的比喻,突显了桂林的美丽与诗意。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串联起桂林的山水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处棹歌声”则引人遐想,仿佛能够听到船夫悠扬的歌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桂林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桂林以什么样的自然景观著称?
“芙蓉池馆画中行”中的“画”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棹歌声”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者都通过自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王维更加注重静谧的氛围,而黄咏雩则展现了桂林的生机与活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