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7:02
历阳十咏之八百福寺
作者: 贺铸 〔宋代〕
文昌西郭居,修竹闭环堵。
琴樽不复存,青莲开梵宇。
尘纷晦遗像,粉绘才可睹。
拜莫愧无言,长哦君乐府。
这首诗描写的是位于文昌西边的福寺,寺外有修竹环绕,显得幽静而封闭。琴樽早已不见踪影,寺内的青莲则在佛宇中盛开。寺里尘埃纷飞,模糊了佛像,只有用粉彩绘制的形象可以看见。对佛的拜谒使我感到无言以对,唯有长声吟唱《君乐府》的乐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大愚,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咏物和抒情,作品多富有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贺铸晚年,时局动荡,诗人常常通过描写古寺、青莲等意象,寄托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贺铸的《历阳十咏之八百福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寂静而神圣的寺庙景象。诗中以“修竹闭环堵”开篇,生动描绘了寺庙的幽静与隔绝,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随后提到“琴樽不复存”,不仅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慨叹。
“青莲开梵宇”则将焦点转向佛教的清净与神圣,青莲在佛教中象征着纯洁和智慧。接着,诗人对寺庙内的描写变得略显沉重,“尘纷晦遗像”暗示了佛教文化在动荡岁月中的模糊与失落。这里的对比让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往昔清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拜莫愧无言,长哦君乐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的敬仰,也体现了他对人世间纷扰的无能为力。这种无言的敬意与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贺铸的《历阳十咏之八百福寺》主要描写了哪个地方?
A) 文昌南郭
B) 文昌西郭
C) 文昌东郭
D) 文昌北郭
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清净与智慧
C) 权力
D) 友情
诗人对“琴樽不复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怀念
B) 喜悦与满足
C) 无所谓的态度
D) 期待与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