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5:40
弇园寂寂已经年,
忽有新飔弄管弦。
楚客自能鸲鹆舞,
吴侬偏爱鹧鸪篇。
携来群从兰心美,
折后双枝桂魄圆。
尘世明朝应诧说,
缑山此夜有群仙。
弇园已经寂静了很多年,
忽然传来新的乐声,管弦齐奏。
楚地的客人自能让鸲鹆翩翩起舞,
吴地的女子偏爱唱鹧鸪的曲子。
我携带着一群朋友,个个都才情出众,
折下双枝桂花,月亮也显得格外圆。
尘世明天一定会传出惊讶的消息,
缑山的这个夜晚仿佛有神仙降临。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文,尤其以古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欢愉,体现了团圆的主题与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在描绘中秋夜的美好景象时,展现了浓厚的诗意和音乐感。首句“弇园寂寂已经年”设定了环境的静谧,给人以深邃的时空感。随后的“忽有新飔弄管弦”则用“忽”字突出了突然的变化,彰显出音乐的活力与生动。诗中提及的“楚客”和“吴侬”,分别代表了南方文化的两种风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
接下来的“携来群从兰心美”,不仅描绘了友人的才情,还通过“兰心”这一意象,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美好。最后两句则将整个场景提升到一个神秘的境界,暗示着人间与仙界的融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团圆的主题,传达了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客”代表了哪个地区的文化?
“桂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一个节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甲申中秋夕》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描绘了中秋的美景与思乡之情,但王世贞更加强调了朋友间的欢聚,而苏轼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首诗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团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