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8:22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在这深沉的夜晚,双阙的轮廓渐渐模糊,清澈的天空下,露水湿透了我的葛衣。
风急地吹着,城里已经封闭,只有急促的更鼓声响起,月光照耀下,独行的旅人在古老的道路上感到一阵寒意。
往昔的故事悠远而去,伴随着歌声如凤凰般消散,青山依旧,似乎能识得龙的盘踞之地。
壮志豪情,纵横万里,然而此时此刻,满眼的风烟让我不禁想引剑远望。
作者介绍:文徵明(1470-1559),字与可,号雪宵,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陵(今南京)的秋夜,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考,结合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壮丽山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以“双阙深沉夜向阑”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夜色渐深,诗人身着单薄的葛衣,感受到清露的寒冷,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脆弱。同时,风声和更鼓的急促声响,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接下来的“往事悠悠歌凤去”一联,诗人追忆往昔,仿佛听见凤凰婉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承载着他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而“青山靡靡识龙蟠”则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青山依旧,似乎能感知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气概,显示出诗人对伟大历史的敬仰与思考。
最后两句“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壮志与豪情。虽然身在眼前的孤独与寒冷中,心中仍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渴望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张力,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展现了他在孤独夜晚的情感纠葛和壮志豪情。
诗词测试:
诗中“双阙”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两座宫阙
C. 两条河
D. 两座高楼
“满目风烟引剑看”中“剑”象征什么?
A. 武器
B. 理想与追求
C. 忍耐与隐忍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