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闲吟

《闲吟》

时间: 2025-07-27 08:39:48

诗句

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

何尝无对景,未始便忘情。

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

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9:48

原文展示:

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何尝无对景,未始便忘情。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

白话文翻译:

我随意地拿起笔来写写画画,常常享受着这种表达心灵的乐趣。哪里会没有面对景物的时候呢,但从未完全忘却情感。句子往往自然而然地浮现,诗作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完成。那些难以言状的天机,其实一点就通,自己心里清楚得很。

注释:

  • 忽忽:随意、不经意的样子。
  • 闲拈笔:随意拿起笔来写字或画画。
  • 乐性灵:享受表达心灵、抒发情感的乐趣。
  • 对景:面对景物。
  • 未始:未曾。
  • 飘然得:自然而然地得到。
  • 偶尔成:不经意间完成。
  • 天机:指深奥难言的道理或灵感。
  • 难状处:难以描述的地方。
  • 一点自分明:一点就通,自己心里清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邵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享受创作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生活的闲适情趣。首句“忽忽闲拈笔”即展现了诗人随意拿起笔来写作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接着,“时时乐性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享受创作过程的乐趣,这种乐趣源于对心灵的抒发和表达。

诗中“何尝无对景,未始便忘情”表明诗人即使在面对自然景物时,也未曾忘记自己的情感,而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之成为创作的源泉。后两句“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则揭示了诗人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应该顺其自然。

最后两句“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奥道理的理解,认为这些道理虽然难以言状,但只要一点拨,自己就能明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忽闲拈笔:诗人随意地拿起笔来,准备写作,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
  2. 时时乐性灵:诗人常常享受着创作的乐趣,这种乐趣源于对心灵的抒发和表达。
  3. 何尝无对景:诗人即使在面对自然景物时,也未曾忘记自己的情感。
  4. 未始便忘情:诗人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之成为创作的源泉。
  5. 句会飘然得:诗人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过程。
  6. 诗因偶尔成:诗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应该顺其自然。
  7. 天机难状处:诗人对于深奥道理的理解,认为这些道理虽然难以言状。
  8. 一点自分明:但只要一点拨,自己就能明白。

修辞手法:

  • 忽忽:形容词,形容随意、不经意的样子,表现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态。
  • 闲拈笔:动词短语,形容随意拿起笔来写作,表现出诗人随意自在的创作态度。
  • 乐性灵:动词短语,形容享受创作的乐趣,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
  • 对景:动词短语,形容面对自然景物,表现出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的创作方式。
  • 飘然得:动词短语,形容自然而然地得到,表现出诗人认为创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 偶尔成:动词短语,形容不经意间完成,表现出诗人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创作态度。
  • 天机:名词,指深奥难言的道理或灵感,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 难状处:名词短语,形容难以描述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 一点自分明:动词短语,形容一点就通,自己心里清楚,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生活的闲适情趣。诗人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享受创作的乐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深奥道理的理解,认为这些道理虽然难以言状,但只要一点拨,自己就能明白。

意象分析:

  • 忽忽:随意、不经意的样子,表现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态。
  • 闲拈笔:随意拿起笔来写作,表现出诗人随意自在的创作态度。
  • 乐性灵:享受创作的乐趣,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
  • 对景:面对自然景物,表现出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的创作方式。
  • 飘然得:自然而然地得到,表现出诗人认为创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 偶尔成:不经意间完成,表现出诗人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创作态度。
  • 天机:深奥难言的道理或灵感,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 难状处:难以描述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 一点自分明:一点就通,自己心里清楚,表现出诗人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忽忽闲拈笔”中的“忽忽”是什么意思? A. 随意、不经意的样子 B. 快速的样子 C. 认真的样子 D. 紧张的样子 答案:A

  2. 诗中“时时乐性灵”中的“性灵”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物 B. 心灵 C. 笔 D. 纸 答案:B

  3. 诗中“句会飘然得”中的“飘然”是什么意思? A. 自然而然地 B. 快速地 C. 认真地 D. 紧张地 答案:A

  4. 诗中“天机难状处”中的“天机”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物 B. 心灵 C. 深奥难言的道理或灵感 D. 笔 答案:C

  5. 诗中“一点自分明”中的“一点”是什么意思? A. 一点时间 B. 一点空间 C. 一点拨 D. 一点纸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过程。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之成为创作的源泉。

诗词对比:

  • 邵雍《闲吟》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过程。但邵雍的诗更注重表达对深奥道理的理解,而苏轼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 邵雍《闲吟》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的创作方式。但邵雍的诗更注重表达对深奥道理的理解,而王维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邵雍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诗词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诗词作品的鉴赏文章,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怀 倦夜 哭汪信民二首 其二 哭汪信民二首 其一 端午即事 题于逢辰画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三 哭无逸兄三首 其二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一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接续 羽翼既成 苦槠 王字旁的字 饰非养过 衣字旁的字 审判组织 立谈 子结尾的成语 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蠹众木折 采字头的字 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蓬心蒿目 三下两下 見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州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