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飞鹊·五年五月七日读邸报,哀袁慰庭

《夜飞鹊·五年五月七日读邸报,哀袁慰庭》

时间: 2025-05-07 22:54:46

诗句

晴窗睡初稳,欢梦刚浓。

佳境渐到巫峰。

蜂媒蝶使殷勤说,西家曾见朦胧。

相推又还俯首,任锦裆乍褪,绮带轻松。

心头颤乱,恐鸾衾飞落余红。

何事骤来山雨,惊破觅无踪。

何处重逢。

空惹恹恹春病,琼篝麝尽,宝瑟尘封。

向谁行诉,只斜阳、冉冉怜侬。

最销魂,高树初蝉乱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6

原文展示

夜飞鹊·五年五月七日读邸报,哀袁慰庭
作者: 马叙伦

晴窗睡初稳,欢梦刚浓。
佳境渐到巫峰。
蜂媒蝶使殷勤说,
西家曾见朦胧。
相推又还俯首,
任锦裆乍褪,
绮带轻松。
心头颤乱,
恐鸾衾飞落余红。
何事骤来山雨,
惊破觅无踪。
何处重逢。
空惹恹恹春病,
琼篝麝尽,
宝瑟尘封。
向谁行诉,
只斜阳冉冉怜侬。
最销魂,高树初蝉乱咽。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窗下,我刚刚安稳地入睡,欢快的梦境刚刚浓厚起来。美好的景象渐渐来到了巫峰。蜂媒和蝶使殷勤地传递着消息,西边的人曾见过那朦胧的情景。彼此推托又低头,任由锦被的边角轻轻褪落,绮丽的带子轻松地垂下。心中颤动不已,恐怕鸾衾会飞落,留下那余红的痕迹。何以突然间山雨骤降,惊扰了寻觅的踪迹?何处能重逢呢?只会引发我心中恹恹的春病,琼篝的香麝已然尽散,宝瑟也蒙上了尘封。向谁倾诉,只能向那日渐西沉的阳光诉说对你深深的怜惜。最令人销魂的,是那高树初蝉的啼鸣。

注释

  • 晴窗:晴朗的窗户,象征着安静与宁谧。
  • 欢梦:欢快的梦境,代表心灵的愉悦与幻想。
  • 巫峰:巫山的高峰,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象。
  • 蜂媒蝶使:比喻为传递消息的媒介,象征爱情的信使。
  • 鸾衾:鸾鸟的被褥,象征美好的爱情与温柔的情感。
  • 琼篝:指香篝,象征高雅的生活情趣。
  • 宝瑟:古代乐器,象征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0-1940),近代诗人,素有“诗界巨擘”之称。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15年,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际,袁慰庭的去世引发了诗人的深切哀悼。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夜飞鹊》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描绘晴窗下的安静,紧接着便引入梦境的欢愉,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中通过“蜂媒蝶使”的意象,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关系,暗示了爱与思念的交织。

“何事骤来山雨,惊破觅无踪”一句,通过突如其来的山雨,象征着生活中的骤然变化,使得诗人感到困惑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颤动和不安。最后,诗人在对春病的惆怅中,再次引入“斜阳冉冉”的意象,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层次感,情感上则是自然而细腻,展现了马叙伦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窗睡初稳,欢梦刚浓。”:描绘宁静的环境,心情愉悦。
  2. “佳境渐到巫峰。”:美好的景象渐渐来到,象征理想的实现。
  3. “蜂媒蝶使殷勤说,西家曾见朦胧。”:使用自然界的意象,描绘爱情的传递和朦胧的情感。
  4. “相推又还俯首,任锦裆乍褪,绮带轻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柔情。
  5. “心头颤乱,恐鸾衾飞落余红。”:担心美好会消逝,表现出对爱情的珍惜。
  6. “何事骤来山雨,惊破觅无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感到无助。
  7. “何处重逢。”:对重聚的渴望与无奈。
  8. “空惹恹恹春病,琼篝麝尽,宝瑟尘封。”:无力诉说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9. “向谁行诉,只斜阳冉冉怜侬。”:只能向日落倾诉,表现孤独与无奈。
  10. “最销魂,高树初蝉乱咽。”:高树的蝉鸣引发了深深的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蜂媒蝶使”,将传递情感的人比作蜜蜂和蝴蝶。
  • 拟人:如“斜阳冉冉怜侬”,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特征。
  • 对仗:如“锦裆乍褪,绮带轻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悔恨,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晴窗:象征宁静与清新。
  • 巫峰:象征理想与美好的境界。
  • 蜂媒蝶使:代表爱情的传递。
  • 鸾衾:象征温柔与爱情的美好。
  • 琼篝麝:代表高雅与奢华的生活。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逝去的眷恋。
  • 初蝉:春天的生机与思念的引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蜂媒蝶使”指的是什么? A. 传递爱情的媒介
    B. 自然界的昆虫
    C. 诗人的幻想
    D. 远方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鸾衾”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爱情的美好
    C. 生活的困扰
    D. 友情的温暖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 宋之问《渡汉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马叙伦的《夜飞鹊》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是对历史的感慨与壮志未酬的惆怅。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马叙伦诗集》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歌二首 其二 子夜歌二首 其一 子夜歌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三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二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一 子夜歌 其一 子夜歌 子夜歌 秋锦过芸筑夜话,耕客倡 子夜歌 游莫愁湖,并展徐中山、曾文正遗像,湖上有王壬秋丈楹帖,辨莫愁非妓,与鄙见正同,词中因并申此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携老扶弱 尚方宝剑 果出所料 齐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女儿墙 卝字旁的字 蕲州鬼 携扶 奇冤极枉 问柳评花 长字旁的字 敬老爱幼 细开头的成语 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緑萼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