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合花

《夜合花》

时间: 2025-05-01 05:22:11

诗句

朝来红艳尽教看,底事灯前欲见难。

应是名花深只爱,五更风雨怕摧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11

原文展示:

夜合花
朝来红艳尽教看,
底事灯前欲见难。
应是名花深只爱,
五更风雨怕摧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花的凋零与脆弱。早晨来时,花儿已是红艳尽落,为什么在灯下却依然难以见到呢?想必是因为这花只深得爱慕,而在五更时分,风雨却让她倍感惧怕,生怕遭受摧残。

注释:

  • 红艳:鲜艳的红色。
  • 教看:使人看到。
  • 底事:为什么、什么缘故。
  • 灯前:在灯下,指夜晚的环境。
  • 应是:应该是。
  • 名花:指的是珍贵的花卉。
  • 深只爱:深受人们的喜爱。
  • 五更:指凌晨时分。
  • 摧残:摧毁、损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至元,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这首《夜合花》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花的脆弱,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夜合花》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描绘的“红艳”象征着生命的繁华,而“尽教看”则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令人感叹。诗人以“底事灯前欲见难”引入思考,描绘了灯下的寂寥与对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接着,诗句“应是名花深只爱”表达了对名花的喜爱与珍视,这里的“深只爱”不仅指花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执着与向往。然而,随着“风雨怕摧残”的引入,诗人将焦点转向了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花虽美丽,却在风雨中显得脆弱不堪,恰如人生中美好事物的易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失去的无奈。通过对花的描绘,诗人传递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来红艳尽教看”:早晨到来时,红艳的花儿已经凋零,让人不禁感到惋惜。
    • “底事灯前欲见难”:为何在灯下却难以见到这些花的美丽?暗示了现实的无奈。
    • “应是名花深只爱”:这花名贵,被人们深深喜爱,然而却因其脆弱而显得更加珍贵。
    • “五更风雨怕摧残”:在五更时分,风雨来袭,花儿惧怕遭受损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的美丽比作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隐喻着人生中的珍贵与短暂。
    • 拟人:花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与无奈。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红艳: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繁华。
  • 灯前:象征着夜晚的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名花:象征着珍贵与被喜爱的事物。
  • 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与考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来红艳尽教看”的意思是什么? A. 花儿在早晨依然红艳
    B. 花儿在早晨已经凋零
    C. 花儿在灯下显得更美

  2. “五更风雨怕摧残”中的“五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午夜
    B. 凌晨
    C. 早晨

  3.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爱与美
    B. 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金至元的《夜合花》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金至元则更显细腻与柔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次韵李邦直感旧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阎立本职贡图 同景文咏莲塘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 戏周正孺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漂西荡 土龙致雨 闯将 文从字顺 李唐 列城 麻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唠唠叨叨 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女叔 月章星句 足字旁的字 随人作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