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0:48
箭头破帖浑无敌,杖底敲球远有声。
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
春风欲尽山花发,晓角初吹客梦惊。
不是邢公来镇此,长安西北未能行。
箭矢射破了信纸,仿佛无敌一般;手杖底下敲击球,声响远远传来。
马儿奔腾如千军万马,地面上分出三郡,迎接双旗的飘扬。
春风快要结束时,山花却开始绽放,清晨的号角声响,惊醒了旅人的梦。
如果不是邢公来此镇守,长安西北的道路恐怕难以通行。
“邢公”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有名的官员,他的镇守使得长安西北的安全得以保障。在唐代,长安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的安全极为重要。《诗经》中也有提到“春风”的意象,常用来象征生机与希望。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石头,唐代诗人,以其严谨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与王维齐名,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
此诗写于贾岛被贬至邠宁之际,表达了他对长安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诗中借助自然景象和军旅生活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展示了贾岛对当时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箭头破帖”和“杖底敲球”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似乎在暗示战争的来临或危机的出现。接着,诗人通过“马走千蹄”与“地分三郡”的描写,展现了军事力量的雄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随着春风的到来,万物复苏,但“春风欲尽山花发”却又流露出一种惆怅,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与无常。最后,诗人以“不是邢公来镇此”结尾,表达了对长安西北乱局的无奈与忧虑,情感深沉。
整首诗在节奏和意象上达到了一种和谐,展现了贾岛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紧迫感与自然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个人命运的忧虑。
“箭头破帖”中的“破帖”指的是什么?
A. 破坏信纸
B. 刺破衣服
C. 破坏墙壁
D. 破坏食物
诗中提到的“邢公”是什么角色?
A. 战士
B. 官员
C. 商人
D. 文人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哀叹个人命运
C. 描述战争
D. 对国家的忧虑
贾岛的《上邠宁刑司徒》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是描写边疆和战争的作品,但王维更倾向于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贾岛则更关注个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感受与思考。